本报记者 茶志福 今日观察 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因盗窃手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检察官在后来的办案过程中反复告知其一项制度,促使他又如实供述了另一起犯罪事实。一案变两案,陈某某主动交代所有犯罪事实,自愿认罪悔罪并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有效缩短了从审查逮捕到开庭审理的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效率,陈某某也依法获得从轻处罚,彰显了司法温度。 检察官告知陈某某的这一制度便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刑事诉讼法确立该制度以来,官渡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基层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以“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创新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工作良好开局,制度的增幅效应不断显现,已有238人主动书面提出认罪认罚申请,17人由不认罪转为认罪认罚。作为非试点地区基层院,该院的一系列简便务实、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得到广泛认可。 “一套机制”强基础 作为非试点地区,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凝聚共识是关键。 “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工作,既有控辩双赢,也有司法多赢,更有社会治理的共赢。”官渡区检察院检察长傅轶迅说,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好比做刑事诉讼的“加减乘除”,既增加了工作内容和标准,也减轻了控辩对抗的成本,有利于提升办案质效,修复社会关系。 在实际执行中,该制度涉及侦、捕、诉、辩、判各个环节,但同意检察院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换句话说,按照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应当签署具结书,这是程序要求,而且,具结书只能与检察官签,不能与警察或者法官签。 为最大限度凝聚执法共识,构建全区政法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官渡区检察院先后三次组织人员到北京西城、南京鼓楼、广州南沙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谋划提出工作建议。在该院的积极推动下,官渡区委政法委多次牵头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区公检法司及监委、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研商,推动形成了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全区上下携手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例如,建立值班律师运行保障长效机制,打通值班律师堵点。由区司法局负责值班律师的派遣和管理,区财政按照具结1人补助20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加强值班律师工作制度化建设,明确值班律师的权利义务、职责要求和工作程序,确定每周二、周四两天,分别指派两名值班律师到区检察院和区看守所参与认罪认罚具结工作,免费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服务。 同时,重点聚焦规范各办案环节协作配合,促成区公检法司和辖区各交警大队会签了速裁程序案件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办理实施办法,着重统一认罪认罚量刑从宽幅度。区检察院还分别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监委签订了引导侦查、案件移送、工作衔接三个办法,并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制定了认罪认罚案件办理实施细则和系列工作文书模板,以规范的程序打牢制度运行基础。 “一部短片”开新局 今年8月6日上午,检察官梁猛像往常一样,到官渡区看守所开展提讯工作。 不同的是,此次讯问一开始,梁猛便将《官渡区人民检察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告知书》送到6名被告人手中。6名被告人很快确认知晓该制度并在告知书上签了字,而且表示自愿认罪认罚。随后,在值班律师的参与见证下,6名被告人集中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个小时,大大缩短了提讯时间,提高了办案效率。 “这么好的结果,有部动画小短片‘功不可没’。”梁猛如是说。 是什么样的小短片有如此功效?官渡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赵云争介绍,这是一部时长9分钟的视频短片,宣传片汇总了前期嫌疑人的各类提问,并以动漫问答的形式,从适用范围、权利保障、不同诉讼阶段从宽幅度的变化、签署具结书的流程,以及多发罪名的举例分析等方面,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了全面介绍。 今年7月起,该宣传片在官渡区看守所每日滚动播放,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前掌握了相关制度,并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选择。 谈到制作宣传片的初衷,赵云争说,官渡区检察院是全省办案数量最多的基层院,但在制度运行初期,全院适用认罪认罚案件占比一度在低位徘徊,仅有8.6%。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认知水平有限,而办案人员的提讯时间也同样有限,难以耗较长时间一遍遍反复讲解,最终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理解政策不到位,提讯中有较强对抗心理,认罪认罚效果不理想。 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官渡区检察院积极转变思路,制作出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掌握的宣传片,由看守所配合,在监区高频次滚动播放,充分利用羁押时限窗口期,把制度说理融入监管日常,破解了因办案机关人力物力精力投入有限导致宣传政策不到位等带来的相关问题。 宣传片投放以后,一些认罪案件的嫌疑人或辩护律师纷纷主动申请适用认罪认罚,部分嫌疑人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不掌握的犯罪事实,少数嫌疑人从不认罪转为认罪。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238人主动书面提出认罪认罚申请,17人由不认罪转变为选择认罪认罚,8件案件律师主动提出认罪认罚。案件适用占比由7月的24.3%上升到8月的67.8%,再上升到9月的81%,取得了良好效果。 接下来,该院将不断拓宽该动画短片的播放范围。 “一组清单”提质效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官渡区检察院专门打造了认罪认罚工作专区,配置了同步录音录像、语音识别、自助查询等应用系统。今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已在工作专区集中具结非羁押类案件190件。同时,还部署了远程视信系统运用,实现与区看守所、区法院三地联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案件办理。 为充分释放制度“红利”,该院在实践中着力用好“一组清单”,持续推动认罪认罚工作出新出彩。 如何用好“一组清单”?傅轶迅介绍,主要是立足一个“多”字,讲究一个“快”字,突出一个“准”字,把握一个“严”字,多措并举激发办案活力,提高办案质效,确保制度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着眼“多”字,该院以案件类别、涉嫌罪名“全覆盖”为目标,不断加大推行力度,目前适用罪名已涵盖35个,适用比例逐月上升。 聚焦“快”字,坚持案件办理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指定三名检察官专门办理速裁、简易等简类案件。聚焦集约和简化两条途径,把减负和放权工作做到位,实行审查、告权、提讯、具结、起诉、开庭“批量模式”办理。整合各类权利义务告知书,“多书合一”,简化程序手续。推行审查报告精简化制作,探索要素式、表单式审查。用10%的检力完成50%以上的案件量,切实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 “从‘准’字上看,我院目前确定刑和幅度刑的量刑建议比例分别为30%和70%,采纳率达到99%以上。”傅轶迅说,为弥补精准量刑短板,官渡区检察院注重加强对法院系统量刑规范化指导意见的学习,定期组织对法院生效判决的分析,把握量刑尺度和裁判规律。采取检察官教检察官、结对互助,检察官与法官个案诉前沟通,并引入“小包公”智慧量刑系统,逐步提高量刑建议的精准度。 此外,为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真实性、自愿性、合法性,该院着力强化内部监督,确保整个具结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附卷存档。为保证值班律师工作实质化运作,真正发挥监督制约作用,规定承办检察官应当为其了解案件情况、查阅证据材料提供保障,值班律师应当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制作具结笔录备查。为防止执法廉政风险,建立举报投诉渠道,成立评查小组,开展常态化案件评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严”的标准贯穿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