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第06版:观点·视点·监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群来群往”要有理有度

    周理平

    我国中部地区某县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加”了120多个微信工作群,水利群、党支部书记群、三防群、民政群等,每天一大任务就是看微信群的各种通知……有的微信群要求每日报到,有的不同部门不同工作系统要反复填报相同的材料,有的要求24小时保持在线。“从早上一睁眼手机就响不停,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不少干部抱怨整天神经高度紧张,生怕遗漏了信息,耽误了工作。

    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微信群泛滥已然成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危害不可小觑。

    笔者是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数了数手机里的微信工作群,有十多个,问了一下同事,有二十多个。可见,工作成“群”已是众多基层干部的常态。你爱或不爱,群就在那里,“群里一声吼,工作布置走”,通知、文件、命令等“群”出不穷,似乎“没有一项不重要,没有一项不紧急”,“群群要报”无尽期,以至于有基层干部悲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生与死,而是每天面对想退而又不能退的微信群”。

    庄子讲过,“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意思是说,利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怎会受到牵累呢?微信如同电脑一样,只是我们干工作的一个工具,若将其异化为“缺了微信工作开展不了、推进不下、落不了地”的目的和根本,那么,众多基层干部难免沦为“群奴”而苦不堪言。一些上级部门之所以患上了工作“微信依赖症”,说到底还是作风、思想出了问题;或是懒政怠政作怪,不去基层、不插现场,热衷于一拍了之、一报了之;或是虚多实少,知行不一,满足于层层转发、安排部署;或是漠视现实,脱离群众,着力于责任下移、包袱下放,等等。

    尽靠“群”不如无“群”,从“群”中来到“群”中去的“网上群众路线”不要也罢。为此,我们要给“群”来“群”往戴上紧箍咒,为微信工作群立规矩、建清单、划界线,当简则简,宜合则合,应清则清,实现“群”来有理,“群”往有度。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