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海霞 记者 张明磊) “群众工作无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面对问题不能大而化之,落实政策不能搞假把式。”近日,麒麟区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基层村组干部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将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错纳为危房改造对象而被问责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引以为鉴。 今年以来,麒麟区纪委监委始终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监督执纪的重要内容,集中深化整治,不断提升整治实效。以广泛开展“体验式”监督、“蹲点式”谈心谈话为抓手,面对面、近距离提醒督促各级党组织及“一把手”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综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 麒麟区坚持问题导向,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与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扫黑除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纳入巡察监督、开展专项督查,严肃查处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