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贵友 张明磊 陆良县以云南特有的中医药资源为主导,以爨文化为主线,将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打造中医药小镇。小镇位于县城新区城郊接合部,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1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2亿元,用3年时间建成。 陆良县有云南第一大高原平坝,坝区面积772平方公里,中药资源非常丰富。目前,种植木香、灯盏花、云南参、桔梗等特色中草药面积7万余亩,此外还有16万亩桑叶、万亩荷叶等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特色产业,中医发展基础较好,戴家尧民营骨伤专科医院以祖传秘方中草药治疗享誉省内外,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均有中医馆,70%以上的村(居)委会均开设中医服务。 “陆良有着良好的中医药基础。中医门诊量每年达79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陆良县中医院院长陈荣昆说,“1995年,陆良县获得中医药示范先进县称号。” 特色小镇规划了“中医药种植、中医药研发、中医药养生、中医医疗康复、小镇服务及文化创意、旅游度假”七大功能板块。主要是依托中药产业做优药膳养生、中药温泉,打造药膳养生一条街;依托药材种植、科普、加工、药方研发,形成一条以参观、生产、体验、销售相结合的全产业示范带;依托一对一中医服务,做优居家养老、候鸟式养老产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吸引力的养老洼地;依托中医养生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提供免费诊疗场所,汇集全国各类国家级名老中医,搜集整理名医名方,打造寻医问诊集散地;依托民间和少数民族特有的医药优势,荟萃民族中医,打造疑难杂症问诊就诊民族中医馆;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发展互联网+中医服务,做优名医名家在线服务;依托爨文化深厚底蕴,将爨文化融合在小镇的建筑、饮食、书法绘画、歌舞表演、文化产品中,打造中医药文化旅游名城。 项目支撑 小镇建设跑出加速度 通过多元化招商引资,陆良县政府除与云南浩宇集团共同组建滇中健康城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医药小镇建设投资主体外,还吸引了多家投资企业前来洽谈投资开发合作事宜。中交集团、云南建投、云投生态、广州一方、云南易思高生物科技、朗柏投资等7家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参与小镇建设。这些企业既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项目,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 “自去年4月启动建设以来,各项建设推进有力。陆良县一中新校区已于去年9月建成招生;戴家尧民营骨伤专科医院已建成营业。在建的3条市政道路中,三号路已经竣工,另两条年底竣工。”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滇中健康城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监李渊介绍,“全民健身中心观礼台已经建好,今年底就要竣工。中医文化主题公园初具雏形。” 在火热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陆良第二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已完成了外装修。据医院项目工作人员郭慧介绍,医院于2017年6月按三级医院标准开工建设,一期占地131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有498个床位。 “全县有69万人口,60岁以上的人有8.5万。看病排长队是常事。”滇中健康城副总裁代富贵说,“第二医院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陆良看病难的现状。” 目前,中医药特色小镇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5.95亿元,规划范围内已征收土地3400亩,报批建设用地2800亩。 聚集效应 中医药文化璀璨滇中 中医药小镇以水库为核心布局,街道都用中药命名。水库的下方,就是占地1100亩的中医文化主题公园。自去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已投资4.5亿元,预计明年春节前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公园已完成地下管网、主干道绿化工程及环湖路基建设,正在建设广场、文化步行街、人工湖、坝体等工程,完成投资4亿元。 就在中医文化主题公园的腹地内,投资0.86亿元、占地近40亩的中医文化馆初具雏形,预计明年5月启动运营。建成后,将荟萃全国名老中医、民族医药,提供中医就诊、中医养老养生等多种服务。 与此同时,几个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即将启动建设的还有两个项目,一是陆良幼教中心。建成后,可容纳幼儿600人,这对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效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滇中健康城的工程监理伏德全说,“二是养老养生综合体,这个项目占地304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预计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极大地完善全县的康养环境,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7大产业板块已完成中医药种植、中医药养生、中医医疗康复、小镇服务、文创板块5个板块的招商协议签订。建成后,小镇预计可容纳21000人常住,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年产值9亿元,带动1.3万人就业。 “我们已经和云南中医药大学签订分校建设协议。”滇中健康城总经理汪建良说,“借助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技术力量,建设3万平方米的民族特色医学馆,把云南传统的彝、傣、苗、藏、蒙等少数民族医药集中发掘、应用。把小镇建设做特、做实,用产业带动就业,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