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第01版:头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三论向“时代楷模”朱有勇同志学习

    本报评论员

    30多年的辛勤研究、创新探索,朱有勇把科技论文写在云岭山水间,把科技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灿烂笑容里,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崇高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是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是对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殷切期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明确要求——将科技事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人民的福祉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正是因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朱有勇始终把个人的科学报国梦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版图中,融入到云岭大地的泥土里,矢志不渝用科学技术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始终坚守科技为民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把为群众排解难题作为科技研究的基本方向,面对面给农民学员讲课,手把手传授知识技能,为基层培养出大批乡土技术员和致富带头人;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持续攻克难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不断产出的科技成果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承诺。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接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千千万万像朱有勇这样的科技工作者贡献智慧和力量。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就要继承和弘扬科技战线的优良传统,努力争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躬身实践者,学习他“顶天立地”做学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崇高精神,学习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科技扶贫的质朴情怀,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任务,争做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企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把论文写在云岭大地上,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