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恢弘。这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专为纪念彝族十月太阳历而建,它集民族文化研究、风情展演、艺术交流、娱乐休闲等为一体,是集中展示彝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彝族文化大观园和动态博物馆,在全国独一无二。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立法规制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行为,在楚雄州人大常委会统筹指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今年5月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7月1日起颁布实施。 “《条例》的颁布施行,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和加强彝族文化传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州民宗委副主任委员龙光明表示。 在履职尽责中,楚雄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好国家赋予民族地区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利,在水利、民族教育、地质遗迹和民族文化保护、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先后制定了13部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为推进全州改革发展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 “楚雄州近年来以民族立法为切入点,发挥拥有一定民族立法权的优势,立善法、善立法、立管用的法,形成了以‘法’促‘发’的工作特点。”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锦云坦言,“立善法”就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坚持立法为民、立法靠民,用法来反映民心、维护民利、助推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大局,让人民感受到法的温暖,赋予人民维护权益的武器。“善立法”则是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坚守立法质量生命线,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精准选题,聚集众智,制定科学立法程序,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依法立法,力求突出楚雄特色和民族特色,立精品之法,真正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从楚雄市沿元双公路向北驱车约10分钟,就来到了青山嘴水库。登上大坝远眺,蓝天白云下,群山环抱中的青山湖波光粼粼,两岸郁郁葱葱。作为全州已建成使用的最大水利工程,青山嘴水库是目前彝州唯一的大(二)型水库。自建成蓄水以来,实现了防洪、灌溉和城市工业供水的目标功能定位,已累计向受益区供水5.3亿立方米。 “2014年颁布实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青山嘴水库管理条例》后,库区管理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才有了今天的山青水美。”青山嘴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宋开洋说。 “立法就要立管用之法、立解决问题之法,确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任锦云说,楚雄州在立法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考虑执法过程的可操作性,“仅今年就公布施行了《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彝族服饰保护条例》《城乡特色风貌建设条例》3部条例。实践证明,这些条例都是管用的良善之法,为改善民生、促进团结、助推彝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饶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