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蓉 通讯员 倪嘉云 蹄疾步稳,勇毅笃行。2019年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步履铿锵的一年。一年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民航工作会议要求,建立“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标杆体系,对标国际一流机场,统筹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盘点2019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大事可以看到:随着生产运营提质增效,航线网络持续完善,枢纽建设全面推进,作为彩云之南联通世界的窗口,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发展活力,为昆明及周边地区架起了通达世界的桥梁。作为城市“会客厅”,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以更加包容开放,更加智慧高效的姿态,成为春城靓丽的名片。 全面推进枢纽建设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批准建设的大型门户枢纽机场,是中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及国际航空枢纽,2012年6月28日正式转场通航运营至今,航班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均大幅增长。据统计,2012年6月28日至2019年5月31日,昆明机场完成航班起降212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6617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250万吨。2019年1至11月,昆明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2704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4313221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383579吨。业绩的背后,是昆明机场转场7年来的不懈努力,是云南民航人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而付出的心血。 今年以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货运航线取得突破性进展。9月2日,昆明机场开通“昆明—卡拉奇”首条至巴基斯坦全货机航线。这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后,我省开通的首条国际全货机航线。下一步,在云南机场集团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为契机,持续推进“客货并举”的发展战略引领下,昆明机场将积极开拓航空货运市场,新开加密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建设南亚东南亚航空物流集散中心、跨境物流中心。 根据云南省、中国民航局共同下发的《昆明国际机场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到2030年,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预计投入资金700亿元,以1.2亿人次吞吐量为目标,建成5条跑道、2个航站楼、2个卫星厅,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2200万人次以上,航线达到500条,其中国际航线超过200条,国际和地区通航城市超过100个。今年9月9日,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新修编总规近期规划新增东二、西二、西三三条跑道,中央航站区新增T2航站楼、S2卫星厅,远期规划预留西航站区。 当前,在云南机场集团的领导下,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紧紧围绕“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航空枢纽,西南对外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三大功能定位,不断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提升航空服务水平,促进临空经济发展。 强化安全运营管理 昆明机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化“安全隐患零容忍”长效机制,固化“三基”建设成效,细化机场安全底线标准,安全管理重心持续向基层倾斜,优化安全监察效能和绩效考核评价,补齐安全短板,着力提高航班正常率。 2019年春运到来之前,昆明机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和应急保障预案特别是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机场各种保障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杜绝因设施设备原因影响航空运输生产。特别是加强航站楼等重点部位的防火检查巡查,做好车辆和装备维护,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努力实现航空运输安全、平稳、有序、高效的目标。在昆明机场各部门和驻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2019年春运保障任务。 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昆明机场安全护卫消防部道口检查大队安检三中队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道口检查大队安检三中队成立以来,一直守护着昆明长水机场飞行区的安全。在各个道口,她们用专业的目光、标准的动作,对进入隔离区的工作人员及机组人员进行安检,每天约7500人次;在车道上,她们仔细对各种大小不等的保障车辆进行检查,每天约1400多辆次。凭着专业专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技能,逐步成长为知名班组,先后获得昆明机场季度、月度安全班组、优质服务班组、诚信机场建设先进班组、云南机场集团“先进女职工集体”、云南省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今年6月是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为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实现昆明机场更高质量的安全发展,按照云南机场集团统一部署,昆明机场于6月16日分别在航站楼出发层、飞行区道口和场区停车场等4个地点组织开展 “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各参与部门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各司其职,确保了活动顺利圆满开展。航站区管理部在航站楼F3层H值机岛区域设立咨询点,通过举办展览展示、发放宣传品、开展有奖竞赛等形式,集中宣传“防风险 除隐患 遏事故”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相关法律法规、民航安全规章、航空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应急知识和区域管理的相关安全工作内容,并积极回答旅客及员工关心的安全问题,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昆明机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窗口形象。场区管理部在B2层停车楼消防通道设立咨询点,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防火防爆宣传。飞行区管理部在机坪1号、2号道口设立咨询点,向各航空公司和广大驻场员工宣传机坪运行安全、FOD防范、机坪作业规范和应急救援等相关知识。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咨询,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讲解航空安全知识,有效提高了旅客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昆明机场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进一步促进了昆明机场安全文化建设。昆明机场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生产,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安全。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2019年以来,昆明机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机场运营的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2019年1月31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通5G试验基站,基站建在机场航站楼3楼出发层二号门进口接近安检区的位置,现场旅客可以在5G展示区体验4K超高清360度全景VR视频直播。 昆明机场5G试验基站的开通,提高了昆明机场新技术转化能力,加速推动5G通信网络和其他新技术应用,为昆明机场打造成为人文、智慧、绿色的新机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民用机场设施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装备之一,机场行李处理系统与航站楼内安检、海关、离港、资源分配等各个系统相连,是现代航空港建设中最大、最复杂的设备工程。尤其是离港行李的托运系统更是关系到大型枢纽机场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在这么多的节点中,哪怕是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航班的延误,因此在行李系统的每个重要关口都会有摄像头将实时影像传送回中央监控室,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就会发出报警,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立即用对讲机告知现场人员进行处理。而在昆明机场仅行李处理系统的机械设备一项就有3000多台机器在同时运转,传输带更长达10多公里。 2019年2月21日,由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摄制组拍摄,反映昆明机场行李托运系统的专题片《机场托运新科技》在央视10套播出。专题片生动展现了昆明机场这套首台套国产行李系统,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胜任了长水机场客流高峰时高强度、高精度的行李分拣工作。 2019年4月10日,由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方合作共建的“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在昆明机场揭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充分依托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端的人才资源、前沿的科研技术,立足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实际,建立鸟击残留物多维鉴定平台,建立驱鸟设施设备效能评价体系。昆明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的挂牌成立,不仅为西南地区鸟击预防性工作搭建了有效支持平台,也将推动国内鸟击残留物鉴定领域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填补目前西南省区在鸟击残留物鉴定、驱鸟设备效能评价工作中的技术空缺。 2019年5月,应中国民用航空局邀请,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主席贝纳德·阿留来华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民航发展论坛。期间,贝纳德·阿留一行参观昆明机场桥载设备和“油改电”项目,详细了解旅客信息服务3.0系统和“无纸化”便捷出行项目、安检人脸识别系统、TCDM系统、智能卫生间等。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昆明机场A-CDM系统、同方向区域停放航空器绿色共享运行创新模式应用、信息共享平台(AOC大厅)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通过4个多小时的考察交流,贝纳德·阿留对昆明机场不断发展机场地面运行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积极通过各项技术手段简化旅客乘机手续,着力提升旅客满意度,同时融入先进技术与科学运行策略控制能源消耗表示赞赏。 深入探索绿色发展 按照民航局和云南省建设“绿色示范机场”的要求,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在建设之初就秉承“绿色机场”的理念,在机场设计、系统设备选型等方面,坚持“节能、环保、科技、人性化”的原则。近年来,长水机场致力于绿色机场建设,不断提高整体节能水平,在减少电能和天然气消耗、污水净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更新改造服务设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昆明机场党委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源节流”的理念,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3月12日,时值我国第41个全民义务植树节,同时也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第7个义务植树节。当天上午,昆明机场开展了以“绿化美化扮靓长水”为主题的植树活动,深入全面地传播了绿色机场和健康机场的理念。 5月15日,昆明机场联合昆明市水务局、昆明市节水办举办第二届节水周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昆明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机场而言,节约用水、提高资源利用率,既是保障机场正常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机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节约用水工作任重道远,昆明机场将持续结合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战略目标及绿色机场建设要求,充分利用窗口效应,将昆明市“天蓝、地绿、水清”的靓丽名片插上航空翅膀,将节约用水的理念、知识传递给世界各地过往旅客,积极营造全民节水、环保的良好氛围。 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号召,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以花为主题,打造核心记忆点,展现四季变换的道路景观。 2019年9月底,昆明机场至昆明市区公路(花之舞段)绿化景观提升项目竣工。该项目紧扣绿色生态、全域旅游和四好公路建设要求,成为展示春城山水人文城市形象的长廊,景观生态保护利用的示范和样板。 2019年10月29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机场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会议在昆明举行。此次会议以“绿色建设 智慧运营——机场群能源一体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来自中国民用机场协会机场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部分航空公司的负责人,以及清华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围绕顺应我国民航事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新趋势,如何通过多方探索,共同协作,整合内外部各项资源,强化推动新时代民航能源管理工作等问题,各方进行了深入探讨。昆明机场在能源智慧化运营,绿色、节能、高效运行模式,T2航站楼绿色健康机场概念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分享得到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回望2019,挑战与发展并存。展望未来,历史性跨越与历史机遇的交汇,让昆明机场迈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昆明机场以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以使命鼓舞奋发的斗志,加快推进昆明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和国际化航空网络建设。坚持狠抓安全不动摇,努力提升真情服务品质,逆势而上开拓市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为实现新时代云南民航强省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昆明长水机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