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第11版:云关注·科教卫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追记鲁甸县优秀共产党员、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汉忠


张汉忠(前)生前参加开馆仪式 震后建成的博爱新村

    本报记者  陈云芬

    张汉忠走了,他51岁的生命,定格在了2019年10月12日7时58分。他的离去,让鲁甸县许多干部群众扼腕叹息:“这样一个好干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张汉忠是鲁甸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去世后被鲁甸县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鲁甸县光明村、谢家营盘村、岩头村、赵家海村等地追寻张汉忠生前的足迹,奉献、敬业、朴实、清廉……映照他精神品质的一个个关键词跃入脑海,让人感佩之余,禁不住泪流满襟。

    服务基层的忙人

    “他比当地干部都还熟悉群众!”

    “鲁甸震后恢复重建中,全国红十字系统实施项目196项,其中三分之二的项目在鲁甸,博爱家园项目鲁甸也是最多的。那么大的工作量,但张汉忠从来不喊不叫,默默地把工作干完。他花了很多心思,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进行创新,并不是千篇一律简单地复制项目,比较切合当地实际,得到了项目援建方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张成文介绍。

    从项目总体规划到实地调研,从可行性研究到具体实施,从投入使用到效益分析,几乎每一个环节,张汉忠都亲力亲为,带领同事一起忘我工作,最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所有援建的135个项目。

    “张汉忠为我们这里争取了349户建房补助资金,每户2万元,解决了许多百姓的困难。在这些村民建房的过程中,他每家每户都去看过、跑过,检查房屋的质量问题,有的村民没有建房图纸和专业指导,他还找人找图进行指导,直到老百姓将房子盖好。”龙头山镇副镇长沈亮才有感而发。

    在博爱家园项目实施中,张汉忠积极向上级请示汇报、向基层同志请教、与群众交心谈心,把项目做出了特色和亮点。鲁甸县30个博爱家园项目硬件建设覆盖了12个乡镇,近5万人受益,生计发展资金1910户5920人受益,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2户1277人。龙头山镇光明村和小寨镇下尖山村博爱家园项目先后被评为2017年、2018年全国红十字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十大精品项目”。

    “为抓好落实,5年多来他单是项目点就跑了四五百次,比当地干部还熟悉群众。”张汉忠的奉献、敬业,深印在了同事心中。

    心系群众的好人

    “群众有了收益,他就特别开心!”

    张汉忠办公室里的摆设很简单,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饮水机,办公桌上放着一些资料和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贫困户的情况。和张汉忠共事6年多的鲁甸县红十字会副会长罗廷军说:“上面有8户是他负责要脱贫的,有的是其他人负责的,他记得很清楚。”

    在龙头山镇龙泉社区谢家营盘村,记者遇到了已68岁的村民谢维礼。在鲁甸地震中,他家有6口人不幸遇难。说起张汉忠,他说:“我们是老熟人了,隔三差五他就会到我们这里来,每次来他都和我聊天,问我还缺什么。我难过的时候,他还做我的思想工作,说‘走了呢已经走了,要想开些,活着的人要好好过。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好,遇到困难可以找我们,要开心些。’他是一位好干部,前几天听说他走了,我也难过了好几天。”

    龙头山镇光明村的“椒林鸡”远近闻名。2017年,在鲁甸县红十字会的争取协调下,省、市红十字会在该村累计投入160多万元实施博爱家园项目,修建了活动室、花椒小道、红十字博爱长廊等,还支持村民们发展花椒林下养鸡,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光明村党总支书记肖慈勤告诉记者:“这里是泥巴路的时候,张汉忠看到村民吃苦能干,就争取了20万元资金,帮他们修了一段500米长的水泥路。看到他们的花椒长势不好,又找来资金给村民买肥料、剪刀等农资,让花椒成了一个好的产业,卖出了好的价钱。现在,他虽然走了,但很多村民还是感激他,记得他。”

    罗廷军说:“最近两年来,我们做了一些生计项目,其中有种樱桃、养牛、养鱼、养鸡的。当樱桃成熟的时候,有老百姓打来电话,让我们去品尝樱桃,看到百姓有了收益,他就特别开心!”

    不计得失的“憨人”

    “他眼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心里有活,眼里有活,嘴里无话。”在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番林的印象里,张汉忠话不多,但干事踏踏实实。生病好长时间了,但工作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去看病,有两次还是他家亲戚硬拖着他来昆明看病的。

    “他为人谦虚,做事低调谨慎。他只喜欢埋头苦干,不喜欢宣扬自己。”罗廷军告诉记者,最近3年来,由于工作太忙,张汉忠一直坚持带病工作,许多时候他都是将药带在身上或放在办公室。

    在鲁甸扶贫,和张汉忠一起工作4年的省红十字会组宣部部长尚金城感慨道:“他一直奋斗在抗灾、重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认真踏实,他经手那么多物资,却没贪过一件,很清廉,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是一位难得的好干部。”

    “他走的前两天,我给他打电话问他是否回昭通市家中。他说这两天太忙了,要加班,还要开会,等星期六开完会后就回家,这段时间太累了,回家后要好好睡一觉。没想到他还没睡这一觉,就永远离开了我们……”说起和丈夫的最后一次通话,张汉忠的妻子陈征哽咽难言,“他过得十分简朴,多年也舍不得买一套衣服,他眼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鲁甸县红十字会副会长王聂坦言。“我们昭通市红十字会系统将把他作为典范学习。”昭通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雁表示。

    (鲁甸县红十字会供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