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19,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迎来“贫困户清零”的历史性时刻,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民族团结硕果累累,脱贫攻坚卓有成效,城乡面貌美丽蝶变,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 拥抱2020,寻甸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发出深化县域治理,聚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谱写高质量建设“四区一城”新篇章的号召,团结动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十四五”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奋进2019 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大幅上升 “刚刚过去的一年,寻甸县各族干部群众持续团结奋进、务实苦干实干,全县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寻甸县委书记何健升如是说。 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10个方面专项整治的突出问题和查摆出的其他问题逐一整改落实,整改问题485条。 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2018年县域经济全省综合排名第36位,较2017年上升9位。成功申报为云南省“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新增入园企业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亿元以上项目开工2个、竣工2个。凤龙湾小镇成功创建为省级特色小镇,并与丹桂红军村共同获评云南省乡村健康旅游目的地示范区。创成全省旅游扶贫示范乡1个、示范村1个。 城乡发展构建新格局。全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57平方公里。创成省级园林县城,高质量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武倘寻、东倘公路进展顺利,易白公路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完成金柯线路网提升改造13.6公里,寻沾高速昆明段及县城连接线建成通车,渝昆高铁、陆寻高速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七星镇创成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启动“一镇六村”试点工程,全县“1+1+9+16+N”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初步建立。 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全年民生支出达33.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411户1280人剩余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实现贫困户清零。高中阶段600分以上、一本和本科上线绝对人数处于全市郊县区领先水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各类救助标准提高12.3%,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提质改造3个,首家民营养老机构红色庄园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县城建成区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99.2%,牛栏江、清水海水质持续稳定达标,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县域发展增添新活力。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精简率分别达11.9%、11.2%、15.8%。完成县乡村三级“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应用建设,初步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增市场主体4081家。 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致力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额秧村、小海新村荣获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20个党支部命名为市级“五星级”示范党支部,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5个。挂牌成立16个乡镇(街道)党校,“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阵地延伸至基层一线。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严肃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年立案审查调查81件91人。 冲刺2020 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做好迎接寻甸高铁时代准备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寻甸明确,做好2020年工作,要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支撑,以全域旅游为带动,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奔小康,实现总量做大与质量提升并举、一二三产高效联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同时,发扬寻甸脱贫攻坚精神,深化县域治理,聚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谱写高质量建设“四区一城”新篇章。 在实现路径上,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坚持党要管党、治党务必从严,着力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打造干事创业的骨干队伍,树立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切实筑牢全面小康基石。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全面解决各种致贫返贫问题,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推动产业富镇、产业强镇,重点推进“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示范县建设。厚植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实施“1+1+9+16+N”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一镇六村”示范点建设。 ——坚定不移深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引擎。 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聚焦农特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家具制造等6大产业,加快打造嵩待工业经济走廊。加速金所片区产业提质增效,力促云南讯发食品、源川教学设备制造等31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羊街林业产业园“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打响听牧牛肉、伊泰食品等优质农特产品品牌。同时,加快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效益,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坚定不移挖掘特色资源,充分激发三产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凤龙湾小镇建设,实施好“一镇带三村”、数字小镇规划建设,启动建设柯渡红色旅游小镇及红色教育中心项目,大力扶持发展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天生片区省级培育物流枢纽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打造提升乡村新型购物中心。繁荣发展文体产业。完成“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申报,积极筹备申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 ——坚定不移强化城乡建设,全力提升城镇发展品质。 加强城镇空间管控和特色风貌塑造,彰显生态之美、山水之美、民族之美和城镇之美。启动七星镇与高铁“站城一体化”规划,迎接寻甸高铁时代的到来。启动各乡镇(街道)集镇规划修编,推进鸡街西菜小镇规划。打造高品质特色集镇,加快“美丽县城”建设步伐。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果,为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打好基础。 ——坚定不移致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构建绿色生态系统,让寻甸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狠抓环境综合治理,打好“十个专项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大幅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加快推进县第三中学建设,完成县民族中学扩建项目。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交流合作,建立名校合作办学机制。落实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制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由创建全面转向示范。 ——坚定不移提升治理能力,不断健全完善县域治理体系。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县域治理全过程,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县级统筹协调、乡镇(街道)组织实施、村(社区)强基固本的治理链条,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月秀社区为试点,深入开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引导全县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县域治理现代化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