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 教育部近日公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 虽说此前教育部一直要求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但是由于缺乏硬性约束,不少教授、副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或者安排助教、所带博士生、硕士生给本科生上课。这显然不是对本科生负责任的态度。 一些教授、副教授不承担本科课程,是因为兼职太多。对此不必因噎废食、一概否定,毕竟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内兼职,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问题是,教授、副教授毕竟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忙于其他事务,客观上会挤占搞科研、上讲台的精力与时间。且不说有的教授、副教授徒有虚名,一门心思钻研创收学问,无暇给本科生授课,就是对研究生也是实行放羊式管理。有的教授、副教授不悉心指导学生,却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自己逍遥自在地在外兼职、做老板;有的拿了主办方提供的出场费甚至股份,在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时,还能站在公众立场上凭良知说话吗? 教育部明文规定,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这既是对本科课程建设重要性的重要宣示,也是对某些不务正业者的深刻警示。不过,对于连续三年不教本科生,如果有人刻意曲解政策,三年之内只有一学期或者更短时间带本科生怎么办?教育部和高校当有应对之策。在笔者看来,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频率和教学质量和其职称评定、课题立项可以考虑挂钩。在对教授进行必要约束,让他们切实履行本科教学职责,营造健康的教学氛围等方面,教育部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接下来就看如何落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