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第10版:云关注·温润保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20年01月10日 星期五
乡愁“绣”进山水田园间

    元旦期间走进昌宁县城,这座有“千年茶乡、田园城市”之称的滇西小城正在悄然变化。在持之以恒推进山水田园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昌宁县规划3年总投资18.38亿元,实施项目37个,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县城,在山水田园之间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总要求,一针一线地“绣”成溢满茶香的乡愁记忆。

    昌宁县把干净作为“颜值”的基础,通过开展“三城同创”、“厕所革命”、农贸市场规范、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场所亮化等工作,为绿水青山间的小城保持了更加干净的底色。

    近年来,昌宁县坚持以“美丽县城”建设为统领,同步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2019年9月,昌宁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同时,该县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先后开工建设县城建筑垃圾处理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提升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

    近年来,昌宁县完成了提升新建、改造城市公厕51座;规范农贸市场取得实效,以路为市现象彻底清除;两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亮化工程成效明显,县城主干道、重要节点完成亮化提升,更换安装景观路灯610盏,主干道、主街区、标志性楼宇100%亮化,空中电力线路得到了整改规范。

    昌宁县按照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理念,依托从北至南、穿城而过的蓝色线7.5公里右甸河河道,先后建成了北、中、南3个公园节点为主要支撑的城市生态廊道和11个城市公园群落,形成了以右甸河为轴线的城市生态廊道休闲乐园,“山水田园大公园”初具雏形。

    昌宁县不断丰富城市色彩,城内对主干道及重要节点进行色彩地被栽植,城外强化10万亩城市面山保护,四季昌宁、五彩昌宁魅力初显。实施城市主干道破损路面修复和市政道路新建工程,完善交通网络,并采取功能整合、资产盘活等模式,配建公共停车泊位1.41万个,临时停车泊位1796个。坚持全民共建、全民共管、全民共享的理念,一批自来水、社会福利、学校、医院、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汽车充电设施、公共文体设施、通信设施等项目启动建设和逐步投入使用,城市的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千户美丽家居庭院工程已完成创建213户,市民文明卫生意识不断提高。

    昌宁县紧紧抓住“茶”特色,规划和建设融茶产业、茶文化、茶历史、茶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项目,重点规划实施“云茶·1958”和两条“茶元素”街区,创建茶主题5A级景区,打造国际茶文化窗口、中国茶商贸平台、云茶产业高地和茶业遗产保护典范,实现产城高度融合发展。

    该项目以建设“国际茶文化窗口,中国茶商贸平台和云南茶产业高地,滇西旅游休闲热点”为总目标,以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通过完善旅游接待配套和功能设施,修复历史建筑遗存,保护好原文物原生态原风貌,控制好周边环境用地,建设“昌宁城市客厅”“茶的大观园”。根据规划,项目计划总投资2.4亿元,目前已完成策划方案和修建性详规编制,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

    目前,昌宁美丽县城建设已启动“干净类”项目9个、“宜居类”项目19个、“特色类”项目3个,累计完成投资4.29亿元。

    当前,全县进一步聚焦指标体系,全面补齐短板,全力提升城市品质,把昌宁建成“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的乡愁家园。

    本报记者 李建国

    通讯员 吴再忠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