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5年的治理,2018年12月20日,地处昭通鲁甸、巧家和曲靖会泽3县交界的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下闸蓄水,曾经是“悬在灾区群众头上的一把剑”的堰塞湖终于“变身”集供水、灌溉、防洪、发电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昭通、曲靖两市3县区6万多群众受益。 根据规划,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完成后,水库具有季调节性能,总装机容量达到201兆瓦。此外,工程还将实现灌溉面积6.3万亩、供水人口6.91万人的良好效益。 项目经理张冬云介绍,红石岩堰塞湖治理首开世界先例,600米边坡治理成世界堰塞湖治理之最,2017年被列为云南省在建10大工程进行督建。 红石岩堰塞湖治理完成后,还将保留部分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景观,在堰塞体上还将建成一个灾后博物馆并打造成为旅游景点,为灾区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本报记者 蔡侯友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李秋明 蔡侯友 通讯员 柴峻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