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第08版:不负韶华 奋进跨越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一个村庄的变迁
巴坡村产业兴旺富乡亲

    “把路边大石头敲碎,砌成挡墙。不然,会卡着三轮摩托车的轮子。”中午,独龙江乡巴坡村村委会主任木京龙和10多位村民带着锄头砍刀,平整草果生产路。

    “生产路搞不好,来年草果出山路就会被卡住,我们就只能人背马驮搬运草果了。”木京龙说。

    巴坡村地处独龙江乡南部,辖8个村民小组235户911人。2010年前,巴坡村没有什么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弱,群众收入十分微薄,人均纯收入不到900元,处于整村贫困状态。

    这几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扶下,巴坡村民在包谷地、沟涧边种上了23200亩草果,使一直靠包谷为生的巴坡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巴坡村斯拉洛小组300亩草果卖了40万元,人均收入7000多元。有的人家,一年仅草果收入就达10万元。

    宽阔的柏油路代替了人马驿道,稳固的彩虹桥取代了溜索。如今,巴坡所有村民小组通车、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通4G网络。235户家庭从昔日跑风漏雨的茅草房搬到宽敞舒适的安居房。以独龙鸡养殖、闲置房出租、集体超市、中华蜂养殖“四为主”的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收入8.17万元。

    走进巴坡村人马驿道客栈,碧绿的竹子环绕成林。宽敞的庭院里,红火的叶子花、湛蓝的君子兰整齐排列。客栈主人高建龄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带领家人打扫村间道路。“巴坡农家乐已有7家,正在建的有4家,竞争激烈呢!若不把环境卫生搞好,就吸引不了游客啦。”

    “大家的小日子好过了。都想着把村里的大环境搞好,让村子变得更加漂亮,让大家过得更舒服。”高建龄说。

    如今,行走在巴坡村道农舍间,一栋栋整洁的楼房上,一面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高高飘扬。乡村道路、田间地头、项目工地,到处是忙碌的人群。

    本报记者 李寿华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