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第04版:综合新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文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产业工人”细算增收账

    脱贫攻坚进行时  

    寒冬时节,大山深处的文山市坝心乡核桃寨村云雾缭绕,恍如仙境。在文山逸龙生物科技公司的中药材基地里,化身“产业工人”的当地村民正忙着打理基地。

    已实现脱贫摘帽的核桃寨村村民杨友良,共流转40亩土地给公司,同时又在基地务工。劳作之余,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在基地做工每个月可领到3000元工资,加上流转的40亩土地租金,一年就有1.6万元,收入比以前至少翻了两番。

    坝心乡核桃寨村土地肥沃,过去村民们只会栽种传统农作物,守着“金山”受穷,抱着“金碗”挨饿。2016年,通过政府招商引资,逸龙生物科技落户核桃寨村,与当地312户农户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规模发展红豆杉、黄精、重楼等中药材种植,不仅让荒山“绿”了起来,还让贫困群众实现了租地、务工“双丰收”:获得租地收入400多万元、劳务收入833.4万元。

    随着文山市以粮食、果蔬、万寿菊、烤烟、山药、山地畜牧业、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一个个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为文山市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创造了成千上万个“产业工人”岗位。目前全市41个新型经营主体成功带动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90户2080人就业,实现工资性收入185万余元。

    本报记者 黄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