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动态 话英雄,守初心;听故事,讲担当。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建水县利用好红色基因、红色阵地资源,搭建红色平台,引导广大党员青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高地——建水朱德旧居陈列室,追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朱德旧居陈列室位于红井街转角,凤凰树茂密的树荫下,朱德半身铜像肃然矗立,坚毅的目光望向远方。1914年,朱德临危受命来到建水,带领部队剿匪。顺利完成任务后,在1915年12月接到命令护送蔡锷将军返滇,离开建水。2001年,建水县全体党员干部为修缮朱德旧居自愿捐款74万元,代表了建水人民希望朱德精神能够世代传承下去的深切愿望,也凝聚了建水人民对朱德元帅的深切怀念。 陈列室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蕴含的历史故事流淌而出、叩击人心。“只要有人讲,红色故事就会不断流传。只要讲的好,革命精神就会得到传承。”为接待好每一名观众,团县委志愿者刘埕希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书籍,还反复认真观看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力求讲解真实生动。 刘埕希介绍,因为对建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1962年夏天,朱德重返建水,当他再次站上东门楼举目四望,欣然题诗一首:“夏日访临安,欣然改旧观,昔年军驻地,今日作良田。械斗之风息,人民建乐园,边疆如此固,邻友亦同欢。”从此,朱德与建水人民结下了胜似亲人的特殊情感。“他的初心、他的使命为每一个参观朱德故居的人提供了精神坐标。” 本报记者 李树芬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