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19日 星期日
第05版:要闻云南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1月19日 星期日
芒市芒蚌村实施精准帮扶
种养一起上 新春干劲足

    春节将至,芒市五岔路乡芒蚌村的村民们干劲丝毫不减,质朴而自信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过去,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以种植甘蔗、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如今,村民们种上了橘子、姬松茸、西番莲等经济作物,养牛养羊发展养殖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再忙上几天,春节要到山下的新房子去过年。”芒蚌村核桃洼小组村民王大应口中的新房子,是政府为解决核桃洼村地质灾害隐患,在山下规划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父母妻儿都到条件更好的新房子去住了,我在山上打理14亩橘子地。”王大应自豪地说。

    如今,“看看哪家又种了新作物”成为村民们讨论的热点话题。芒市海关驻芒蚌村扶贫工作队员鲁春鸿说:“和过去相比,我感受到变化最大的是村民的思想从过去的‘等靠要’变为了现在的‘比学赶’。”

    同样在山上忙活的还有核桃洼小组村民刘永文。2019年,刘永文租下3亩土地,搭建起5个大棚种植姬松茸,毛收入总计30余万元。

    芒蚌村党总支书记董生富告诉记者,姬松茸成了村里的致富新产业,全村26个姬松茸大棚为村民带来了160万毛收入。附近的村民可一年四季到姬松茸基地打工赚钱,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

    芒蚌村共有村民884户3801人,2019年已全部脱贫出列。鲁春鸿说:“当下,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坚持‘精准帮扶’‘因户施策’原则,结合所在村组对有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产业帮扶。”

    河边寨小组的申顺高患有耳疾,小儿子还在外地上学,一家人虽在2019年脱贫,但仅靠大儿子做护林员的收入和家里的2亩甘蔗地,生活过得依旧拮据。

    看着大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申顺高坐不住了。2019年11月,他用工作队提供的4000元产业帮扶资金,加上向亲戚借的7400元,共花了11400元买来15只大羊、小羊搞起了养殖业。

    “今年农历5月就可以生10只小羊,到时候再把羊圈扩大一些。”站在新建的羊圈前,申顺高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李沛昀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