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渊 腊月梅花带雪开,一对喜鹊来盘梅;蝙蝠捧寿成双对,一阵麻雀上梁来。 北风呼啸着,把树上的枯枝败叶吹得满天飞。东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悠然清扫着大地上的积雪。一天天地扫下去,春天就悄无声息地来了,乡村民歌手就兴致勃勃地引吭高歌。 梅,开在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万物萧疏中,一枝独秀的梅神奇地绽蕾,默默吐露清香,一任寒风撼动,一任严霜包裹,一任飞雪覆盖,那浓郁的清香就在飞扬,在流动,在弥漫……丝丝缕缕荡漾着春天的气息。 云南是中国乃至世界梅花的原产地和主要分布中心,安宁曹溪寺的“曹溪宫粉”、晋宁盘龙寺的“红怀抱子”、大理永平县普照寺的“普照古梅”、丽江宁蒗县扎美戈寺的“扎美戈古梅”,是著名的四大古梅。 故乡磅礴乌蒙高原有不少梅,都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山坡山脚、田边地角、房前屋后。每当春节前后开花,花有白、红两色。我家的房前房后也有许多梅树。那些梅树,有的铁枝铜干,有的虬枝盘曲,有的树高丈许,有的姿态婆娑,倔强挺立。从我记事时起,它们就那样大了,有的梅树杆有一围多粗,有的需两三人合抱。 故乡梅树每个枝条上都著花,无一空枝。它们显得特别耀眼,一簇簇,一朵朵,一片片,挤成了串,像天上的朵朵彩云,更像新春佳节村巷里一串串大红灯笼。仔细端详,花宛若纽扣般大小,花瓣白里带紫,当然也有开粉红色花朵的。它们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生长,自自然然地开花,红灼灼、白茫茫地吐向冬日晴空,用清新、自然、小巧和美丽,装点着世界。 大狗哥是个情窦初开的小伙。看见梅花盛开,不妨张口就来上一首山歌∶妹是高山一枝梅,蜜蜂寻花满山飞;蜜蜂落在梅花树,两翅摇摇不舍回。 可以想象,隆冬严寒时节,北方下雪,南方刮风;叠叠青山怀抱中的磅礴乌蒙高原,艳阳高照,阳光铺洒如碎金,一树树梅花灿烂开在古色古香的民居周围,况且蜂飞蝶舞,小鸟在枝头歌唱,风儿在绿叶间散步,是怎样的诗意? 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正月,“议大礼”谪戍永昌的四川新都状元杨升庵渡过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来到磅礴乌蒙高原。时值黄昏,见路旁有一枝腊梅,落英缤纷,暗香浮动, 便下马观花,不禁吟咏起一首《渡江·咏梅》。杨升庵把进谏未纳反遭谪戍的感情寄托在梅花身上,所以他的诗风苍凉悲壮,沉着中流露出一种勃郁不平之气。 写梅,堪称经典之作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以花喻人,赋予了梅花新的花魂。每当春天来临,百花盛开,“她在丛中笑”,笑得优美,笑得动人,笑得谦虚,笑得开心。 读小学时,老师领我们常唱一首《红梅赞》,赞的是红梅品格。“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歌词、曲调,都触动了灵魂,令人动了情感,壮了信心。 梅,春天的使者,开在百花之前,一花怒放,引领春天。一花引来百花开,万紫千红结队来。既然梅已绽放,那春天还会远? 一剪梅红,春天来!看见梅花盛开,一年的新春佳节也就来了,于是城里乡下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买年货、大扫除、洗被褥、备新衣、搴松毛、做豆腐、杀猪、酿酒、放鞭炮、吹笛子,打歌……其乐融融地沉浸在迎接新春佳节浓浓的氛围中。 “万花香雪海,一树彩云天”。梅,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新春世界。于是,一阵暗香浮动的春风中,也就飘来了一首妙漫的山歌∶十二月里腊梅香,百鸟齐来朝凤凰;白鹤孔雀凌空舞,百鸟朝凤呈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