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27日 星期一
第04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2020年01月27日 星期一
青春不负梦想 奋斗不负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调研在全省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并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指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全省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担当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做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践行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1月21日,和留校大学生们一同观看《新闻联播》后,云南大学党委书记林文勋感慨地说:“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新闻,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备受感动、深受鼓舞。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向党和云南各族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林文勋表示,高校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担当立德树人的使命,着力推进三全育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新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云南,而且专程考察了西南联大旧址,这让我们深感振奋,我们将牢记嘱托,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把一流的党建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动机、增速器,引领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改革发展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昆明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邱清遐表示,今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用实际行动共同谱写以党建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培养输送优秀人才和服务云南发展的新篇章。

    1月21日,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张无敌早早来到了会议室,“白天通过移动客户端、网络等渠道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时的新闻。”张无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上取得新的成绩,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我是一名来自边远农村的藏族学生,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一步一步走进大学、攻读博士,走上高校讲台,成为了大学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藏族教师阿措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教师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为民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时隔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雷洪表示,身为林业大学的教师,应发挥所长,重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力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有甘当“踏脚石”的胸怀,教书育人,无愧于心;要有敢坐“冷板凳”的精神,潜心科研,久久为功;要有担当时代大任的勇气,学以致用,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助力云南打造“三张牌”,建设好中国最美丽省份。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看实情、问冷暖、听民声,为云南人民送来浓浓的新春祝福,留下了一个个温暖感人的瞬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心系百姓,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王敬丽说,在西南联大旧址,总书记对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工作能力和育人本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热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书记在西南联大旧址考察调研时强调,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云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王维说,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西南联大的先辈为榜样,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当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同时,将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学生立足云南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资源,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力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健康云南”建设而奋斗。

    牢记殷殷嘱托贡献青春力量

    刚刚结束独龙江支教的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李思媛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从腾冲到昆明,深入农村、古镇、生态湿地、年货市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书记的脚步牵动着无数云南学子的心。”在李思媛看来,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云南和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从自身做起,夯实专业基础,掌握更多技能,为祖国边疆建设添砖加瓦。

    云南民族大学纳西族学生和晓东在收看了《新闻联播》后倍感振奋。他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国家和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向前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满怀爱国情怀,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家乡,把握青春年华,用勤奋和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精神笃定前行,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一个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同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金晓丽一边收看新闻,一边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这9个字。“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民生情怀让我感到特别温暖。”金晓丽说,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刻苦学习、打牢基础,让所学所用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精彩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新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当代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更是国家发展的新希望。”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杨欢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就是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创新,不断进取,更好地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实现伟大梦想的具体行动之中,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天凤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时代新人的要求,教书报国,培养一代代立志报国的学子,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2016级药学专业学生夏剑峰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明确奋斗方向,努力学习,把所学所得投入到社会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用青春年华连接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今天、明天及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习大大,彭麻麻呢?’‘没来,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接地气的家常话,饱蘸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人民情怀。”昆明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砚蒙说,自己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的浓浓云南情,也更加紧迫地意识到边疆医疗工作者肩上的重担。王砚蒙表示,着眼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学校持续出台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大量高端医学人才;着眼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学校积极打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着眼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学校全力建设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夺取南亚东南亚医学发展技术高地。

    本报记者 陈怡希 陈鑫龙 季征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