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检验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 《人民日报》:疫情不仅是对一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全球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检验。近年来发生的数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不需要各国发扬合作精神,携手共同应对。这次疫情再次提醒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并不符合全球利益,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做法并不能完全自保,惟有团结合作、并肩向前,才是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顺应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采取为全球负责的行动,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呈现的全球普遍现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捐款和大量医疗防疫物资,体现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声在全球共鸣,还体现在当出现歧视和污名化现象时及时发出正义之声、当出现不实信息时及时澄清事实。暖心的行动,无论大小,展现的都是为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价值追求,汇聚的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光明日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机制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党始终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都要依靠人民,不能有任何私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建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强调防止“两极分化”,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针对市场失灵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坚定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通过政府制定经济规划、开展重大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等举措,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突出优势,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高的生产效率,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奇迹和社会治理奇迹。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