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晖 日前经过昆明城区圆通北路,看到一个小型的路边菜市场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采购。笔者一了解,发现其菜价特别亲民,比如大白菜2元一公斤、鸡蛋15元一板。据本地媒体报道,这里是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疫期保民生蔬菜供应点”,让群众不出门、少出门,在家门口1公里范围内就能够采买到新鲜的平价果蔬。 圆通北路地处昆明市内有名的“电脑一条街”,近日多数店面已开门复工,许多市民来此配置、升级电脑,满足疫期的网上学习、工作、娱乐需要。街边的“疫期保民生蔬菜供应点”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买菜,也为“电脑一条街”的复工复产增添了暖心服务,一些经营户不用总是点外卖,可以在自己的店里开火做饭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呈蔓延趋势以来,许多市场和商户多选择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主动设立便民蔬菜供应点的做法可谓逆水行舟,令人眼前一亮。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否会导致人群聚集而增加防控风险?或许,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只要到实地观察体验,就会消除顾虑。 在这里,经营品种虽然便宜但很普通,在网上或其他地区都可以买到,不致造成场面拥堵。经营人员佩戴口罩、手套,场地、车辆进行了消毒,而街上供应点的空气质量无疑优于室内,所以不必对安全问题过于担心。假如主办方没有勇担责任、民生至上的意识,而是抱着偏颇、极端的防控思维,或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推责停摆,那么这个保民生蔬菜供应点就不会出现在街头。 当前,在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各地要切实做好包括蔬菜、水果在内的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流通工作,严格落实“米袋子”“菜篮子”领导负责制,像设立“疫期保民生蔬菜供应点”那样,科学统筹、主动作为,在生产经营区开辟物流绿色通道,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做到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