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离不开供电部门的努力工作。”马龙区马过河镇副镇长周富强对供电服务称赞有加。 马过河镇地处偏远,去年全镇脱贫出列,供电部门是当之不愧的“功臣”之一。在马过河镇,每年出产烤烟30多万公斤,占农民经济收入的80%,村民在使用电烤房后,烘烤成本大幅下降,烟叶质量全面提升,还节省了不少劳力。通过马龙供电局实施的几次电网改造,为村民发展养殖业提供了稳定的能源支持。在生活方面,村民大量采用电气化设备,减少了取热取暖用柴,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大车章村村民姚丽洪家养了50多只羊、100多只鸡、8头猪和1头牛。如此规模的养殖,仅靠60多岁的父母亲照料,而他则常年在外经营挖机、搞汽车运输,妻子在昆明打工。“现在什么都用电,猪饲料喂完了,开动钢磨就可在家磨。猪草只要弄回家来,打开猪草机,不用多长时间就能把一整天的饲料全部打碎。”姚丽洪的父亲说,放在以往,不要说两个老人了,即便是年轻人,要养这么多的牲畜都不可能。磨面煮面都要将包谷用牛车或马车拉到几公里外的磨坊去加工,猪草得用菜刀一刀一刀剁,想想都觉得辛苦。“现在这种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谈及此,老人一脸的兴奋,带着记者参观家里应有尽有的家用电器。 近年来,马龙供电局按照云南电网公司和曲靖供电局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安排,在提升农村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上狠下功夫,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满足广大农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当下,马龙区所有乡村均实现“村村通动力电”。 与此同时,马龙供电局还制定低电压问题综合治理机制,对低电压问题协同配合、定期分析、督办反馈,形成快速、准确的低电压问题传递通道,分职责对各类低电压问题解决进度进行跟踪、督办,加强各部门协作,提升低电压问题解决效率。 本报记者 张雯 通讯员 李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