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韧性强劲 《人民日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韧性强劲,内需空间广阔,产业基础雄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供应链重要枢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1万美元台阶,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消费市场。近期,特斯拉、宝马、丰田、三星、空客、霍尼韦尔等大批制造业企业宣布复工复产,还有不少外资企业纷纷通过“云签约”进入中国,充分说明中国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改变,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和投资战略没有改变。一些国际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全民抗疫带火了“宅经济”与“云生活”,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不仅顺应了民生需要,释放出新兴消费潜力,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要跑到病毒扩散前面 《环球时报》:新冠病毒正在冲破世界的防疫体系,这一疫情在全球爆发并且失控的风险越来越高。目前中国以外全球最严重的几个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伊朗和意大利,它们的人口规模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它们各自的疫情发展如果与中国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区相比,也都不算轻的了。这几个国家目前越来越重视疫情接下来的风险,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韩国推迟开学,意大利限制疫情严重城镇的对外人员往来,还有推迟举行几场意甲联赛,伊朗暂时关闭全国所有电影院和艺术中心等等。但是其中没有一个国家达到了中国前段时间中等疫情省份的防控水平。希望各国都不要重蹈武汉的覆辙。新冠肺炎在发作前有一个潜伏期,因而极具迷惑性。疫情已经比较严重的国家有必要采取更加坚决的措施,阻断病毒可能正在进行的秘密传播。一句话,要跑到病毒扩散的前面去,围堵它们,跟在病毒的后面只会越来越被动。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