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芳 农村是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能因为人力、物力和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削弱了疫情防控的力量。笔者认为,在高风险及较高风险农村地区,要打赢农村疫情防控“攻坚战”,必须县乡村三级融合,从内控、外堵、中疏入手,筑牢疫情“防控网”。 筑牢疫情“内控网”,要“扣”牢关键环节,构建自我防控、村组防控、监督防控三级防控体系,通过高频率放广播、发资料、上门讲等多种方式,厚植内控氛围,筑牢村民疫情防控思想防线。要在第一时间启动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实施。 筑牢村组“外堵网”,当“卡”住重要关口,建立健全镇、村、组三道联动防线,实行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乡村医生”包户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不留空白。严把进村、进组“入口关”。在必要时,各村组应留一条主巷道用于居民通行,其余巷道、通道当采取拉网、设卡等方式严防死守,实行24小时值班,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车辆信息登记和消毒,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筑牢村民“中疏网”,要“抓”住责任落实,发挥“领头雁”作用,整合农村人才资源,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大学生、村民志愿者等,成立村组群防群控责任小组,由小组成员包户,做好疫情防控知识传播,日常防护指导,疏散打麻将、玩扑克、家庭聚会、红白客事人员。同时要结合物资短缺实际,开展“自救”行动,做到既加强防护,又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