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3月07日 星期六
第06版:观点视点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3月07日 星期六
大观微议
多些民间智慧助力复工复产

    易晖

    在抗疫期间,昆明各餐馆及单位食堂为减少人员聚集而停止坐堂就餐,只能将饭菜打包带走,这固然是防疫的必要举措,但在疫情已降为低风险的城区,多些灵活变通之术未尝不可。

    近日,我到新闻路一家餐馆买早餐,经营者在门外靠墙处摆了些小圆凳和几张形如小桌的条凳,每个条凳间隔一米有余,客人买了早餐既可带走,也可把条凳当桌,坐在小圆凳上就餐,据说市场管理人员对此举并没有制止。按理说,客人在餐馆门外如此就餐,空气清新又相互保持一定距离,实在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前些日子有两段视频在网上很热:一段是在甘肃庆阳,一家拉面馆将桌子距离保持在2米左右,一人一桌单独吃饭,每张桌子用三面布帘子遮挡,避免食客的聚集和飞沫传播。有顾客调侃:在这里吃饭吃出了进京赶考的感觉。而另一段,是北京东城一馒头店,为减少与顾客的接触,在窗口搭建了“木滑梯”售卖馒头、豆包等食品,这种健康售卖方式在当地逐渐走红。从相关报道看,市场管理方对以上举措都没有横加干涉。

    以上这些“土办法”,显示出经营户在配合抗疫中积极降低自身经济损失的民间智慧。虽然并非每个餐馆都有条件如法复制,但可尽量广开思路、各出奇招,将复工复产的动能尽情释放。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行动中,允许有条件的餐馆在做好测体温防护的基础上,进行内部隔离改造,或者利用户外空间就餐。若总是以因噎废食或刻舟求剑般的僵化思维进行管控,市场是难以适时恢复应有生机的。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