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47名共产党员,要做疫情防控的一面旗帜……”大理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杨彩艳称赞说,单位里的老党员身先士卒,年轻党员不甘落后。 1月22日,大理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紧急部署,全中心85名干部职工立即“连轴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组的刘秀琴,今年53岁,有28年党龄。每天要同疑似患者近距离接触,但从不错过调查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每次身穿隔离服外出,不敢多喝水,回来时满身是汗。其他小队出发,她就主动帮助同事穿隔离服;遇到紧急情况,自己就顶上去。面对家人的担忧,她耐心安慰:“我是共产党员,这也是医生的职责,必须上。” 疫情信息组的年轻党员杨云艳,在电脑前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上报数据,一会儿协调统筹其他组员工作。办公室两部值班电话从早响到晚,半夜铃响也是常事。杨云艳累倒了,扁桃体发炎化脓,发烧到39.5度。她说:“每天有200多个电话,我如果回到家也放心不下工作,实在太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躺一下,攒足精神接着干。” 年轻党员杨凤娟,疫情发生前刚做了肾积水手术,一回来就坚守在岗位上,有时半夜还从家里跑回单位上班。结果,血尿了两三天,不得不在医院检查治疗,可第二天她又上班了。 在大理市疾控中心里,党员们奋勇拼搏的事例还很多。李育明的妻子得了带状疱疹,需要有人照顾。他只好把妻子送回老家请侄女照顾,自己仍坚守防疫一线。秦金屏家里有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可是依然坚守岗位,她说:“不给组织添麻烦。”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组的医生杨竹梅由衷感慨:“这次疫情应对,我们单位的党员真是好样的,给群众带了个好头。”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李艳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