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沈浩 通讯员 高彩仙) 近期,普洱市接连密集通报了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从查处的案件中选择典型进行内部通报、媒体公开曝光,加大教育震慑力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力求达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目的。 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倒逼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落实,让制度发力生威。普洱市制定出台了《普洱市纪检监察组织和纪检监察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景东彝族自治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完善相关规定,扎紧制度的“笼子”。 公开信访举报电话、网站、邮箱等,畅通信访、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的监督渠道,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违纪问题。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风政风义务监督员、特邀监察员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力量,延伸监督触角,形成监督合力。市纪委监委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私营企业、个体商户等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聘请党风政风行风义务监督员,进一步拓宽了社会监督渠道,延伸了监督触角。思茅区开发上线“四风”问题监督举报平台,市民随时随地可对思茅区党员领导干部“四风”问题进行监督,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采取查看相关工作台账、个别谈话、接受来信来访来电、实地查看的方式开展重点抽查,对心存侥幸、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的问题严肃处理。普洱市加强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监督,发挥制度优势,开展推磨式交叉监督工作。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重点抽查工作小组,靶向私设“小金库”、违规公务接待、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进行监督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