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来到了连绵的无量山和雄壮的哀牢山之间,你们看我们的豆子熟了。”这是景东彝族自治县政府副县长、浙江大学挂职干部许亚洲,在网上“吆喝”当地扶贫产品水晶豌豆。视频中他穿着当地彝族服装,一会儿在豌豆地里介绍采食新鲜豌豆,一会儿掌勺烹饪豌豆…… 水晶豌豆是景东的重要产业扶贫项目,全县13个乡镇种植面积总共6.85万亩。短短数天,点击45万多次,获得订单260多个,销售额1万多元。 许亚洲在景东成立了一支“豆蔻年华”小分队,在进行传统销售的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景东的蚕豆、荷兰豆、水晶豌豆等冬农产品,通过腾讯微视、天猫鲜媳妇旗舰店、云南绿鲜达等生鲜平台,以及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大觅小鲜电商平台销往杭州、昆明等地。许亚洲介绍,经过15天的努力,“豆蔻年华”小分队已经通过互联网渠道卖出30余吨水晶豌豆。 去年以来,景东统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目前,县级电商公共中心已投入使用,入驻展厅产品60余个单品,121个乡村公共服务站点正在有序推进。县物流分拨中心场地完成平整,设备采购、物流线路规划、整合工作有序开展。农产品进城完成业务整合方案,选定县城的社区站点1个,选定5户扶贫示范企业、20户扶贫示范户,开设淘宝“景东扶贫馆”、邮政“优帮帮”、农行“扶贫商城”等线上店铺,与浙江玛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农特产品帮销协议。按照“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营销渠道”的模式,实现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与专业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驱动力,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沈浩 李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