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理轩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和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战略高度,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讲话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芒,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集中精力、一鼓作气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冲锋,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深刻领会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这些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令世人瞩目的壮丽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从6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一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二是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三是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四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呈现新的发展局面。五是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六是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6个方面的成就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伟大成就熠熠生辉、彪炳史册,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兴奋、骄傲和自豪,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扶贫开发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脚步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贫困群众始终念兹在兹、惦记在心,他深情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前几年去,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这几年,我再去一些贫困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一切伟大成就的背后,倾注了习近平总书记巨大心血和精力,感受到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强烈使命担当和真挚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亲民爱民的领袖风范,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让人备受鼓舞,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深刻领会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我国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但也要高度重视最后阶段的困难与挑战。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本来就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还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习近平总书记观大势、谋全局,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并从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4个方面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指出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帮扶工作受到影响;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等。这些分析科学准确、深刻到位,指出了问题症结,为我们认清形势、把握大事指明了方向。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看到挑战中蕴含的机遇,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紧迫性、艰巨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必胜信心,因势而谋,乘势而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实践看,疫情或灾害对减贫进程会产生影响。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只要大家绷紧弦、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尽锐出战、顽强拼搏,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深刻领会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部署 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决战决胜要面对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全面、辩证、长远的思维做好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考核开展普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些重要部署环环相扣、重大举措相互衔接,体现了全面的系统思维和严密的辩证思维,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的工作方法。比如,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强调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强调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强调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强调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等等。这些部署要求既明确提出了决战决胜要“干什么”,又告诉我们“怎么干”;既从整体上把握推进,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脱贫攻坚具体问题的典范,是决战决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关于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已经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坚决贯彻,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深刻领会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的明确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党。事实已经表明,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决定性成就,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才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重申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庄严承诺,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他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强调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强调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等等。这些要求具体明确、掷地有声,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胜利就在眼前。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政治上对标对表,在行动上坚决有力,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执笔:字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