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浦美玲 陈鑫龙 杨猛/文 周灿 黄喆春/图 3月22日下午,4架载有754名云南援鄂英雄的包机先后降落在长水机场,第四批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载誉归来。 空旷的停机坪上,飞机缓缓降落,人们目光聚焦,泪光闪烁。 随即,两辆消防车在飞机两侧喷出“水门”,为抗疫勇士“接风洗尘”,民航界以最隆重的礼遇迎接归来。 白衣执甲,寸心报国;云岭花开,英雄凯旋。伴着阳光和春风,迎着鲜花和掌声,医疗队队员步出舱门,走下舷梯,踏上云岭大地,拥抱故土芬芳。 “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家乡人民欢迎英雄回家”……早已守候在现场的云南人民拉起横幅,欢迎鏖战疫情的勇士们平安归来。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大家高声呼喊,使劲挥手,抒发对英雄的骄傲和自豪。 “家乡的亲人们,我们回家了。”欢迎仪式上,云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前方指挥部指挥长、省卫健委副主任许勇刚说,50多个日夜,云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全体队员把病房当战场,把患者当亲人,英勇向前,全力救治,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对口支援的咸宁实现确诊、疑似、不能排除的发热病例和密接人员全部清零,成为湖北省首个“四清零”的市(州),让“滇鄂情深”“云咸一家亲”叫响荆楚大地。截至目前,云南还有23名疾控防疫人员按照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仍坚守在咸宁市和武汉市黄陂区。 “难以忘怀战友们穿好隔离服转身走进病房时那坚定、执着的眼神; 难以忘怀战友们脱掉N95口罩后那一张张满是压痕的脸庞;难以忘怀咸宁市民在生活上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医疗队队员、昆医大附一院张玮说,在咸宁抗疫期间发生的故事,一桩桩、一幕幕将永记在心。飞机刚落地,他除了想吃一顿家乡的美食,喝一口家乡的水,最想做的事还是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治病救人。 医疗队队员、昆医大附二院沈雯说,现在美丽的嘉鱼已是我的第二故乡,非常不舍,愿今后咸宁、嘉鱼更加美丽,人民更加健康富裕。 “忘不了夜深人静,我们默契配合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忘不了面对危重症患者,我们携手为他进行纤支镜检测和吸痰时刻。”医疗队队员、省第一人民医院陈国兵说,离别时,有太多太多的留恋与不舍,今后我会不断跟晚辈讲千里之外那个桂花之乡的故事,讲咸宁中心医院3号楼的故事。 “抗疫英雄、舆论勇士。”当天,带着咸宁市委、市政府赠送的锦旗,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8名记者与医疗队一同归来。在深入疫区期间,他们常常凌晨出发、夜晚归来,不断策划、采访、拍摄、发稿,发回大量鲜活稿件。“虽然很苦很累,虽然病毒会传播,但众志成城、此役必胜的坚定信念,还有书写时代、我在现场的神圣职责,让自己无畏无惧,一路前行。”云南日报社摄美部副主任杨峥说。 欢迎仪式结束后,33辆春城铁骑开道,8辆警车全程护送,一路警灯闪烁,绿灯通行,保障凯旋英雄车队安全回到休整驻地。 “车队进入市区,所有路口绿灯放行;所到之处,沿途交警敬礼,目送车队前行。”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秩序处副处长杨宏云说,云南省公安厅调动不少于500人的警力保障通行,并以最高的礼遇、最深的敬意、最高的标准,最全保障全力确保逆行天使“回家”路线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