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3月24日 星期二
第05版:观点视点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3月24日 星期二
即时跟评
抢抓时令 强化保障

    余国鹏

    农业是基础产业,其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2月24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就充分释放出稳住“三农”基本盘极端重要的强烈信号。眼下春光正好,抓紧时令让农民下地、种肥入土,才有希望迎来全年的好收成,才有可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持续动力。

    云南可以说是特色农业大省。由于90%以上面积是山地的地形因素,云南粮食生产与平原地区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但云南立体性气候明显、光热资源丰富,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近年来,云南农业以有机为方向、绿色为主导,逐渐形成了“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的发展思路,并通过“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等关键举措,推动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一些特色农业产业如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生猪、肉牛、中药材等脱颖而出、声势渐大。

    这种良好发展态势决不能也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中断甚至倒退。因为一是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已经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种子、水肥这些基本条件比较完善,不需另起炉灶;二是土地流转、承包经营主体和农业工人已经尝到了特色农业发展的“甜头”,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他们抓紧春耕备耕、恢复生产的心情同样急迫。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现代农业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大为减少,但根本上还是在做扬长补短的工作,即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件,补齐水、热、肥等短板。不违农时,就是要按照地方气候、水热、光照等资源的供给规律安排农业生产,才能收获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进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利润。时令气候对大春、小春的影响尤其明显,从确保粮食生产供应的大局出发,必须排除万难,按时耕种播收。

    但抢抓农业生产时令并非一哄而上,而是要加强各方面保障,有力有序地推进,在疫情防控期间尤其要如此。首先是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应把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统筹结合起来,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开展农业生产,不能因为农田地势开阔、人群较为稀疏等而放松警惕。其次是加强农业生产物资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最关键的影响是农资,由于隔离、交通管制、企业停工等因素,种子、农具、化肥等的市场流通受到严重影响。只有确保农资供应,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才有用武之地;只要确保农资供应,恢复农业生产就没有多大问题。

    民以食为天,这是呼声,也是共识。相关部门在指导推进农业生产工作时,应强化服务意识,真正问需于民,精准制定实施政策措施,才能与农民和农企形成推进农业生产的强大力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