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冬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往往喜欢在家里烧上火塘,有亲朋好友来访,他们会热情地招呼客人到火塘边取暖,一边奉上在炭火上烤得香喷喷的茶,一边拉家常、商量事情。围着火塘喝茶聊天的时候,彼此的距离拉近了,心也暖了,办起事来也就顺利多了。 小火塘解决大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党员干部只有在走村入户中围拢火塘,沉下心、俯下身,放下“官架”与群众讲“土话”,才能真正融入农村,走入贫困群众的心中。 围拢火塘拉近真心。很多扶贫干部都是由省、州(市)下派,有些还是来自外省。如果他们对贫困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乡土习俗不了解,自然很难融入群众、了解群众真实的想法。所以,扶贫干部要克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心理,主动走近火塘,消除群众对“上面”干部的隔阂,真正将扶贫干部当老乡。 围拢火塘暖化民心。“到哪个山头唱哪支歌”。扶贫干部要融入农村接地气,多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沾染“泥土味”,多向群众学习“土话”俗语,多围拢火塘与群众拉家常,交心谈心才能以心换心,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心声,找到致贫的穷根,对症下药开展扶贫工作。 围拢火塘坚定信心。“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扶贫干部的担当作为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检验脱贫成效的标尺。扶贫干部用真心真情走进群众的心里,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贫困地区生活水平大为改善,干部和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也就更加坚定。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广大工作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围得拢火塘,干工作上心、与群众交心、善作为用心,用自己的真心真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