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10日 星期五
第08版:走进漾濞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8版
2020年04月10日 星期五
亮 点
光明村走上小康路

    走进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光明村,一串串核桃花随着春风在枝头摇曳,“日月潭”旁的三色堇竞相开放,春意正浓。

    “这样漂亮的风景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哪里能想到家门口变得这么美。”正在浇花水的村民何玉明大姐感叹道。

    从“村旧民穷、闭塞落后”到“生活幸福、未来可期”,短短5年时间,光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华丽蝶变。

    光明村的蝶变,得益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2015年,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光明村党总支以鸡茨坪自然村为中心引进了石门关和云上村庄公司,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业。打造出云上四季花海、情人石、老查家、日月潭等景观,随着光明村的开发,客栈、农家乐、客运、餐饮、管理等各行各业“破茧而出”,原本以传统农业为主,古朴而又略显贫穷的小村庄被注入了“乡村旅游”催化剂,实现了“质变”。

    如今的光明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房前屋后鲜花围绕。全村73户农户,开了19家农家乐、5家民宿、2家客栈,75人在公司就业,工资从1800元到12000元不等。村民们借着乡村生态游走上致富“快车道”,昔日贫穷的小山村逐渐成为旅游“明星村”。

    “我家从2015年开始经营农家乐,随着光明村的知名度的提升,生意越来越好,每年纯收入有十多万元。”尝到了旅游甜头的瑞辉农家乐老板张瑞辉去年9月不但扩大了规模,还经营起了民宿。“以前主要靠种核桃,自从村里引入旅游业后,我们赚钱的路子变宽了。”张瑞辉家通过“传统核桃+农家乐+民宿”的多元收入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三口之家的小日子越来越幸福。

    “这种‘村企共建’的模式不仅引进来了企业,还留住了人才。现在,游客多了,生意好了,我们光明村走上了小康路。”说起村子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杨雪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邓丽华 马诗雨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