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 当前,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严重挑战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全面冲击世界经济运行。应对这场全球蔓延的重大疫情,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真理性验证。在全球疫情“大考”下,人类社会需要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识,携手合作应对,这是遏制疫情蔓延并最终战胜这场重大疫情的最有力武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将在与这场疫情的斗争中更加彰显其重大意义,在人类战胜重大疫情史册上书写光辉篇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各国遏制疫情蔓延、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人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方法论。如何科学研判当代世界,正确处理当代世界与人类社会关系,精准应对人类社会在当代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这一切都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前提,否则就会偏离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世界历史和当代世界发展的宏大视野为视角,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世界“地球村”这个相互依存、命运攸关的现实境遇,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好世界等关乎人类命运走向的全球性重大时代问题,为人类世界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世界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尽管“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但是,“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社会发展,从来都充满各种挑战,而当今世界的变局又是百年未有,虽然变革会催生新的机遇,但变革过程中又往往是充满风险挑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威胁持续蔓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不断地在世界各个国家传播和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尽快遏制疫情发展,这既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政府和政党组织的努力,同时也必然要提出人类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应对疫情的问题,因为遏制疫情蔓延,既是一国分内的事情,同时又具有全球性和世界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的世界历史命题,将整个人类视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这对于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疫情,遏制疫情蔓延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合作共赢、携手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的理念,为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疫情提供了行动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摒弃旧的国际体系思维,反对零和博弈和丛林法则,跳出“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逻辑和“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主张人类社会命运走向由世界各国共同来掌舵,国际运行规则由世界各国共同制定,全球事务由世界各国共同献计献策,人类社会发展成果由世界各国共同分享。“我们应该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也不能阻挡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应该致力于加强发展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让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大的公平,也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要始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语义下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崭新理念,同时也是当前人类社会在应对疫情进程中,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理念。病毒无种族,疫情无国界。在病毒面前,不论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强还是弱、是贫还是富,也不论你是什么民族,都面临同样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威胁。在疫情不断蔓延和扩散风险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逍遥自得,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正如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样。在这场与疫情较量和博弈中,人类是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要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就必须密切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最终战胜疫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回信时所说的:“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为了同舟共济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扎根于广袤的中国大地,又放眼世界,在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做法,派出医疗专家援助高危疫情国家、地区,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不期而至、猝不及防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应对疫情的一次“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统筹运用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战法,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向好的态势,赢得了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的:“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中国采取的从源头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尽管这些措施让中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为世界争取了时间,减缓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的速度。如果没有中国努力,全球病例会远高于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在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国始终忠实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境内外关切。要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及港澳台地区通报疫情信息,加强合作、全力应对,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卫生安全。面对境外疫情不断升级和全球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中国以“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以包容合作精神构筑共同安全”的宽广胸怀,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地区提供援助和帮助,加强同相关国家的密切沟通,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协调疫情防控措施,提升平等互利的合作力量,努力与世界各国一起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为忠实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出了光辉典范。 疫情终会过去,但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还会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仍然需要不断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识,携手行动,团结合作,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