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第06版:绿色普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江城县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在边境一线打造先锋力量——
边境先锋队固边兴边


    本报记者  李汉勇  沈浩/文  通讯员  杜文春/图

    连日来,“一城连三国”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外防输入”作为工作重点,扎实做好辖区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其中,就有来自4个边境乡镇22个边境村的村民组成的“新时代边境先锋队”,参与边境巡防,将巡控触角延伸到边境村寨每家每户,形成了“村村有营、步步有哨”的联防格局。一支支“新时代边境先锋队”,在宣传党的政策,调处纠纷矛盾、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组事务有人管能落实

    “新时代边境先锋队”起源于曲水镇。

    绿满村是曲水镇政府所在地,其规划管理跟不上小集镇的发展,民房建设不规范,部分农户无法开通入户路……在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时,因为群众的不配合,导致施工队不愿意承接工程,危房加固、厨房、卫生间建造、入户路硬化等工程无法实施。

    推进村组工作的落实,以往主要依靠村组班子人员,脱贫攻坚中,任务重、压力大、人少事多,村组干部力不从心,导致许多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打了折扣。

    在镇党委安排部署下,曲水镇开始组建以小组为单位的先锋队,壮大村组建设管理队伍,提高工作落实成效。

    绿满村的村组先锋队成立后,队员们带头投入到公路、民房建设中。一家一户帮助平整座基、路基,再肩扛、手提运送沙石、水泥等建材,完成建造、铺设工作。看着先锋队带头出力,陆陆续续就有群众参与进来,后来因每家都投工投劳,不仅比预算节省了更多成本,还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先锋队担负起了在本小组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先锋队队员与群众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精准结对帮带模式,确保有为有位、联系服务群众。曲水镇坝伞村国门寨组党支部书记黄有富介绍,国门寨组的先锋队由县乡委派的驻村工作队员任组长,另外还有7名队员,每人和3户结成帮带关系,这样全村36户就实现了帮带全覆盖。先锋队带着头,群众有劲头。从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设房屋到安居后的发展致富,到处都有先锋队的身影,已经成为边境线上的靓丽风景线。

    十五公里组由原来的赶马寨、盘海寨、新平寨村民组成。成立十五公里脱贫攻坚先锋队后,队员们合资合力举办“十五公里民族团结系列活动”,增进组内团结和谐,树立固边睦邻的边寨形象。队员们积极为群众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径,为盘海、赶马寨两个村民小组里的5000多亩荒山引进3个投资商,种植坚果、沃柑等,村民们因此获得了450万元的地租收入。2019年,村民们在果园里务工获得的收入超过100万元。

    此外,先锋队还排查及调处本村民小组矛盾纠纷,随时关注各类重点人员,及时排除纠纷隐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坚持以德治组,倡导文明新生活。积极开展积分制管理提升人居环境工作,发动群众参与全镇的好村寨、好家庭等评选活动。

    鼓励更多乡贤投身村组建设管理

    75岁的王开林家住曲水镇怒纳村石门坎小组,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当过县政协委员和小组长,可谓德高望重。年过古稀的他,得知先锋队成立后,主动要求加入,希望发挥余热、做些贡献。他也成了全镇先锋队里的最年长的队员。他做思想工作特别管用,有些本来显得很棘手的事情,有了王开林的参与,就迎刃而解了。

    曲水镇党委书记王霖森说,成立先锋队效果非常好,这些在群众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先锋队,已经成为做通群众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

    曲水镇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在去年10月份实现了先锋队的全覆盖。全镇7个村62个村民小组组建了62支由驻村(组)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支部委员、议事委员会、妇女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及致富带头人、有威望的老同志组成的先锋队。从队员的结构、素质、能力、威望上保证了先锋队的先锋性,由驻组干部任队长,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或组长任常务副队长,将政治坚定、团结上进、热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公认的村民吸收到先锋队。可以说,这样一支队伍涵盖了每个村民小组的精英力量。

    在先锋队的示范感召下,有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加入了先锋队,从脱贫工作对象变成脱贫工作主体,完成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再到我要带领大家脱贫的转变。

    绿满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健生,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群众过去害怕他、躲避他。江城县公安局派来的驻村工作队员发挥自己的职业特长,帮助教育他,同时,村里给他安排了一个保洁员的公益岗位,让他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李健生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对保洁工作认真负责。他的转变,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先锋队的队员们讨论并报镇党委批准,吸纳他为脱贫攻坚先锋队员,兼任卫生监督员。李健生担任先锋队员后,常常现身说法,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认领工作任务,参与卡点值守和纠察队工作,宣传防疫政策知识。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战斗力更加明显。先锋队全面提高组织化程度,壮大充实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队伍,形成了村民小组一级的党支部、组干部、议事委员会等几支队伍从“单干”到现在“集体干”“抱团发展”的新局面。

    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工作

    江城县建立先锋队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提高工作落实的执行力。镇党委成立了脱贫攻坚先锋队指挥部,对各村民小组脱贫攻坚先锋队指导、督察;通过工作微信群,镇指挥部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村民小组先锋队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村级指挥部,由村级或镇级协调解决。同时,构建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工作。

    ——建立活动运行制度。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先锋队工作会议,商议村民小组有关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组内环境卫生、绿化、河道整治等建设管理工作,保证组内环境整洁、卫生、优美。

    ——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先锋队队长每周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对涉及本组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对先锋队员进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考勤,实行请销假制度。对优秀先锋队员及时通报嘉奖,对履职不到位、不称职的先锋队员及时调整。

    为让先锋队运行得更加规范,曲水镇积极组织各村组完善村规民约,提升乡村治理约束力,使乡村治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依据村规民约,先锋队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方式。

    有了村规民约,基层治理就有了载体,也有了主动性。坝伞村龙洞村民小组的村规民约规定,毒鱼、电鱼者,发现后每人每次向组集体缴纳现金1000~5000元;盗伐竹子者,砍一棵向组集体缴纳现金50元;盗砍竹虫者,砍一棵向组集体缴纳现金20元。先锋队在执行村规民约时不避亲友不惧权,对执行对象一律平等、依规办事。正是因为如此,龙洞河的生态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河长制工作推进成效得到各界肯定。

    先锋队是江城县对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大胆探索和实践。以基层组织为引领,集中村民小组的优秀力量,激发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在边境最基层的前沿一线阵地,打造了一支想当先锋、能当先锋、会当先锋、争当先锋的队伍,形成固边兴边的强大力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