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税务局扶贫挂钩联系点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坝利村,地处普洱市与红河州交界。受旱情影响,近一段时间,村民们开始用摩托车、人工挑水等方式四处拉水,群众的饮水难题牵动着驻村工作队员的心。 “不能让缺水问题影响扶贫工作质量。寻找水源、架设管道必须马上开始。”驻村工作队员侯骄阳带着扶贫队员行动起来。 驻村工作队深入到缺水最严重的黄鳝寨村民小组,组织召开解决饮水问题群众会。大家达成一致意见:组织人员上山寻找水源,拿出村集体生态公益林资金5万元,解决饮水困难。乡亲们积极参与,有的主动报名带大家去找水源地,有的一家四口全都要求出工出力,有的说有砌水池的手艺,有的说可以在工地上帮忙煮饭…… 寻找水源第一天,驻村工作队员和8位村民共同上山。以往大部分水源点出水量很小或是不出水。大家头顶火辣的太阳,穿越一片片密林,在天黑时分,寻水队还是无功而返。为尽快找到水源,当晚,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增派人手,继续上山找水。 天刚蒙蒙亮,寻水队又出发了。山路崎岖难行,直到傍晚时分,在距黄鳝寨直线距离5公里的木杩组附近的山坳里,终于找到了一个出水量碗口大的出水点,大家高兴地唱起了哈尼山歌。 随着施工材料的到位,各家各户义务出力开始进场施工。寨子63名村民每天早上8点出工,晚上6点收工,大家都希望早一点架通输水管道,村民们就再也不用起早贪黑背水了。 在铺设完存余的管道后,由于垫付的资金所剩无几,施工近乎停滞。3月24日,普洱市税务局了解到饮水困难问题后,交办市局驻村工作队利用工作经费解决所缺4公里的饮水管道问题,并在已扶持30吨水泥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支持。 经过当地村民和驻村工作队员的不懈努力,一个星期后,干净的饮用水终于接进寨子,看着水管里喷涌出的清水,黄鳝寨男女老少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本报通讯员 周圆 陈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