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雁群 雍明虹/文 通讯员 邰鸿慧/图 今日观察 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压力,云南石化积极“转观念、勇担当、战严冬、求生存”,努力变“熬冬”为“冬训”,精准施策,打出系列“组合拳”,奋力突破重重艰难险阻,实现了低负荷情况下的安全稳定连续生产,为全省各行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季度 累计加工原油242万吨 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 增产柴油8.2万吨 增效7380万元 柴油日均出厂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柴汽比由1.1提高至1.4 动力 勠力前行破重围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油价超低位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石油行业生产经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 “最紧急的时候,全厂汽油只有不到1天的库容,柴油也只有3天的库容,如果不扭转局面,就要停工停产,这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影响可想而知。”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凯表示,这是云南石化自2017年投产以来遇到的最大难关,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 交通受阻、工厂停工,成品油、化工产品销量骤降,中国石油成品油销量同比下降近70%。云南石化成品油和液化气处于滞销状态,库存急剧上涨,生产后路堵库,库存空容仅能维持天数有限,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云南石化面临停工风险。 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冲破重围?这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 在这场突围战中,云南石化主动出击、寻求出路,得到了政府支持,加强了企地协作。云南省委领导在昆明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时,提出了“一定保证云南石化连续稳定运行”的明确要求;省政府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云南石化稳运行保障措施;昆明市委领导来到公司现场调研,协调、推进油品增储增销事宜…… 紧接着,省政府办公厅、工信厅、能源局、商务厅等相关部门紧抓落实,采取了“加大与中石化、中海油串换量,协调租赁国储油罐、鼓励社会加油站和经营单位采购”等一系列有效举措,解除企业燃眉之急,千方百计为云南石化增加产品销售渠道、拓展油品存储空间。 与此同时,在中石油总部的支持下,西北销售公司首次走了从未走过的路——打通了云南石化的汽油经过广西下海省外调运的通道。主供西南地区的云南石化产品,首次通过铁路运到广西,再通过海运到达广东。 众志成城,携手共担。在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以及中石油总部的有力举措下,云南石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低负荷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积极应对因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下滑、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库存上涨的产销矛盾和困难,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阶段,实现了最低负荷下连续安全稳定生产。 尽管春寒料峭,也阻挡不住万物复苏的脚步。一季度,云南石化克服国际原油急剧跌落、国内成品油需求下滑等不利因素,保持了安全稳定连续生产,累计加工原油242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 活力 调整结构稳保供 面对危机,云南石化勇于担当,及时调整思路,变“危”为“机”。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汽油、航煤等生活类产品市场需求大幅减少,而随着复工复产加速,柴油等生产、物流运输产品需求提升。云南石化通过分析市场情况,提出“提质增效”系列举措,增加柴油生产是优化产品结构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随着我省各行业复工复产,作为重要生产物资的柴油,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云南石化通过稳运行、调结构,努力增产扩销柴油,保障市场供应。目前,柴油日均出厂量由3月份的7500吨升至1.1万吨,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3月份以来,云南石化调整加工路线和装置负荷,柴汽比由1.1提高至1.4,一季度增产柴油8.2万吨,有力的保供了区域复工复产所需,增效7380万元。 “我们争取中石油总部支持,调增加工负荷,协调销售企业优化流程、加快产品出厂,全力保供市场。”云南石化副总经理丁克北表示,和一季度相比,柴油需求恢复得益于我省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油增加,公路货运物流快速恢复,以及春耕农机用油增加。 此外,云南石化为适应市场,大力实施原油采购优化、生产运行优化、装置操作优化、用能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库存优化,计划动态优化调整,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3月20日实现首次航煤管输一次成功,打通航煤管输长水机场流程,优化了云南省成品油流通格局,提高了配送效率和保供能力,按照年管输量100万吨计算,全年可减少营销成本800万元。 新增投用PSA1尾气至燃料气管网跨线,避免制氢装置检修期间火炬排放,将原工艺流程中制氢检修期间排放的尾气全部回收利用,3月份检修一次节约燃料气费用400万元。 潜力 提前谋划勇担当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云南石化就敏锐地看到了市场风向标,超前预判、超前谋划,提出了“早调整早主动”的应对思路,统筹抓好生产和营销两条战线,坚持市场导向,加强需求研判。 一边,主动踩下“刹车”,提前降低加工负荷,合理调整生产计划,统筹部署产销平衡工作;另一边,针对营销难点,公司成立攻关组,盯紧主经销商,一吨一吨保落实。该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克服疫情防控任务重、低负荷生产难度大、装置运行末期隐患多等实际困难,优化装置运行和产品结构,开展安全排查和隐患治理,牢牢守住安全生产防线,履行市场保供责任。 3月份以来我省各行业逐步复工复产,成品油和液化气销售局面渐渐好转,云南石化安全稳定生产经营形势逐渐向好。 同时,云南石化清醒地意识到,目前低负荷生产局面没有彻底改变,近期国际油价暴跌引发的“巨震”持续发酵,国外疫情持续加重,利润跳水、成本挤压、投资收紧、风险高企,云南石化的生产经营形势面临更多挑战。 只有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科技创新寻突破,抓住市场倒逼的机会窗口,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益,持续高质量发展。 日前,云南石化提出2020年重点工作“六项要求”“八个专办”。针对当前云南石化发展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攻关,集中力量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动解决涉及员工利益、企业发展、管理提升的八件难事大事。特别是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一平稳、三压降、六优化、九保障”等四个方面分解了19项86条具体措施,确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我们成立了发展规划专办小组,抽调专门人员,从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规划发展。”吴凯说,小组将围绕云南石化的二期项目即炼化一体化项目,立即着手开展前期工作,这是云南石化拓展高端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抵御市场风险,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部分。 同时,成立技措改造小组,加强同先进企业对标,深入透彻研究各项设计、方案,不断提升技术改造水平;成立攻关小组,围绕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设施、激励机制等方面,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形成节能节水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有的放矢制定工作方案。 一项项改革,一个个创新,筑牢云南石化的内生动力,正把资源优势的潜力,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