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 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对新时代高校要建立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建设好这支队伍作出明确规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责任和使命,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政课教师肩负的岗位职责,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用自身的笃信笃行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其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思政课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涉及政治、历史、人文、心理、法律等方方面面,课程的内容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等。只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精髓要义,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二要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努力拓展知识面,广泛涉猎其他类型知识,积极主动吸纳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只有具备广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才能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讲准、讲实、讲透、讲活。 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一是处理教材的能力。以讲好用好教材为基础,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清晰了解教材知识结构,全面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切实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各类话语向思政课话语转化。二是教学设计能力。根据教学的主题要求和讲授对象的需求,在既定的时间内,设计主线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干净利落的课程,并在课程中融入教师的思想理念和精心组织的教学资源。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话语体系,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教材中的概念、原理,使课程具有亲和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要有深厚的情感。只有对所教授的课程、对学生有深厚的情感,才能打动学生,提高教育的效果。思政课教师的真情实感,可以影响和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共鸣,这是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的前提。同时,要善于找到动情点,选择与当今时代的时事政治相联系、紧贴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入大学生的情感世界。 要有较强的改革创新能力。一是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研究式、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等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熏陶学生,不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是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因势利导,借助多媒体、移动教学平台、慕课等网络信息技术,把思政教育覆盖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刻苦钻研,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树立科研意识,不断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参与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思政课教学服务。 (作者系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