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第08版:党建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
基层党建
产业链上建支部 党员示范带民富


银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蜂基地

    绿油油的蔬菜,金灿灿的油菜花,刚吐出新芽的方竹和中草药,农户们正在自己的基地里劳作。春回大地,走进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赤水源镇党委副书记廖辉说:“过去这里是贫困村,我们以‘党建+产业’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惠农政策、协调服务、示范引导作用融入到产业发展中,如今银厂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村了。”

    银厂村过去为什么穷?村子沟壑纵横、群众依山而居,没有带动群众就业的龙头企业,群众只能依靠外出务工,种植玉米、马铃薯等谋生,收入结构单一。

    怎样摆脱困局,带动贫困户致富?2017年底,镇雄县政协挂钩联系银厂村后,结合该村实际,探索出“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的发展路子,谋划布局千亩竹子、千亩蔬菜、千亩中药材和百桶蜜蜂、百亩榛子、百亩刺老苞的“三千三百”产业。同时发挥政协自身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能人加入到脱贫攻坚中。以党组织引领,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壮大。

    据镇雄县政协驻银厂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李其凭介绍,经过几年发展,银厂村目前已经有方竹6000亩、蔬菜1500亩、中药材2013亩、蜜蜂600桶、榛子800亩、刺老苞100亩,多种产业齐头并进发展。

    产业发展起来,村民可以通过就近务工和入股分红两种模式获得收入。银厂村赵家湾村民小组村民岳远祥说:“我家3人入股银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蜂,去年7月份就分到了1200元红利,加上务工收入,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2019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全村解决不能外出务工群众就近就业222人,辐射带动贫困户186户975人脱贫。

    下一步,该村还将结合赤水源头的区位优势,以党建引领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响“赤水源头第一村”名片,让群众生活更富足、更幸福。

    本报记者 郎晶晶 通讯员 李德健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