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
第05版:科教卫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团队
在岩溶石漠化与植被恢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本报讯(记者 季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沈有信研究团队将石漠化植被的恢复与岩溶地质背景结合,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岩溶也称喀斯特,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2%至15%。失去植被后,岩溶地貌形成石漠化景观,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岩溶地质背景下的植物生境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地表裸露岩石(简称露石),石漠化状态下,露石占据地表30%以上比例,重度石漠化的比例更高达70%以上。

    长期以来,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露石比例仅靠估测(样方或样线内出现岩石的频度),对此,沈有信研究团队利用新的精准测量技术,通过微样方拍照,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精准计算露石与土面面积,并开展了露石对降水和干湿沉降物再分配研究,发现露石占比变化,造成了植物生境内水分和干湿沉降的巨大差异,露石分配的降水很大一部分以优先流的方式被通过露石相连的地下基岩快速下渗。

    在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展了土壤置换试验,用富含养分和繁殖体库的森林表土置换石漠化迹地表土,并给予水分供应和减光处理后,石漠化迹地能快速萌发并生长类似于岩溶森林的幼苗植物群落。这一成果为开发石漠化区仿自然森林群落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