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
第06版:读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4月25日 星期六
推荐与品读
诗喜奇崛不喜平
——读宋炳龙《不鸣居诗稿》

    林  峰

    大理洱源诗人宋炳龙的诗集《不鸣居诗稿》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11月版),集中收入诗人多年来创作的旧体诗词、曲260余首,记录和抒发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情怀。 

    “家住蓬莱碧水间,柳绦三月舞蹁跹。渔歌唱到云中去,一叶轻舟近日边。”(《洱源西湖八首之一》)洱源西湖,地处高原之巅,为南国大理第一胜境。是处苍山如玉,碧水如银。远眺红云芳草,近听深浦渔歌。兼之满眼里翠岛白鸥,蛱蝶清风。好一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徐霞客昔日泛舟西湖,曾欣然赞曰:“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故诗人喻之为东海蓬莱,窃以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诗中所喻之蓬莱便是诗人故里桑梓——洱源。他自幼生长于斯,得其沾溉,受其濡沫,吐故纳新,造就一副锦绣心肠,故出句多奇思妙想,正如明人谢榛所云:“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诗话》)。其《洱源西湖八首之五》诗云:“绿苇青青碧似纱,迂回水畔两三家;相邀酌酒撑船去,篙点清波动晚霞。”诗写西湖情景,清新流畅。尤以结句最为精彩,长篙点处,碧波荡漾。而此时正斜阳照水,水天一色。故清波动处亦见霞光明灭,摇曳其中。如此描摹,则动感十足,活泼顿现。

    泰山日出,为天下奇观之一。诗人久慕其胜,故不远千里,披星戴月,只为一睹旭日初升之绝美瞬间。《守候泰山日出》写出了当时的情境:“披星戴月久徘徊,守候峰巅现紫帷。红日手心才捧出,前程无限尽朝晖。”“红日手心才捧出”一语甚妙,颇具慧思,想是诗人从游客手心捧日之摄影图片中悟出,成此佳句。又如:“岱宗千里路迢迢,朝圣崎岖上碧霄。遥望乡关云万里,家居缘比泰山高。”(《泰山顶上远望》)泰山为五岳之首,被人称为“海天之怀,华夏之魂”,但诗人剑走偏锋,又出“奇招”,泰山海拔虽高达1500多米,但与诗人所处之云贵高原相比,则不免小巫见大巫也。故诗人由此发出“家居缘比泰山高”之感慨,的确不同凡响。

    “渐近庭堂脚放轻,数竿竹瘦叶青青。不闻室内先生语,只有秋蝉耳畔吟。”(《杜甫草堂遥寄之一》)寻常人等写凭吊缅怀之诗,多沉郁顿挫,读来心绪黯然,而宋炳龙此诗却丝毫不见凝重,倒显得空灵飞动,大有返虚入浑之象。从首句“脚放轻”到尾句“耳畔吟”均语态新巧,笔致清雅。但又予人无穷回味,令人唏嘘不已。“咏古七绝尤难,以词意既须新警,而篇终复须深情远韵,令为玩味不穷,方为上乘”,此清人朱庭珍语录,可谓一语中的。  

    “缅甸思归事已非,樱花寒尽绽春蕾。雨丝紧缠乡愁舞,心伴流云缓缓飞。”(《密支那思乡吟之一》)诗人旅居缅甸,日久思归。那种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之况味,便不说我等自也体会得到。景因事起,境由心造。雨丝风片,春蕾流云,极美之物态也。而此时于诗人眼中却似百转愁肠、万点乡思,令人辗转反侧。而诗中不经意间之转合,却使佳境渐成。诗人用拟人化之手法令自我内心之情感喷薄而出。

    宋炳龙精于研习,勤于下笔,故平日里好诗迭出,奇思隐现。如“醉眼朦胧观世态,新芽惆怅问春晖”(《感怀之二》);“明月如歌随浪涌,云烟过眼伴鸿飞”(《感怀之三》);“悲风恨晚飞红雨,香暗余情染青丝” “花落为泥香已尽,泪飞如酒醉难归”(《惜春》);“光辉照我诗情涌,袅袅温馨下九霄”(《日出景观》);“啼得春归人未归,晓枝拂泪弄春晖” “可怜相思难隔夜,秋波荡出九天月”(《仿古情歌》)。“花海春来红烂漫,黄鹂布谷相呼唤”(《蝶恋花·林海歌声》)等等,或朦胧,或空灵,或洒脱,或婉转,皆深情一往,有感而发。且回环有致,曲尽其妙,如禅房幽径,别具洞天。清人王夫之尝云:“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姜斋诗话·卷下》),炳龙深谙其理,故写来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宋炳龙虽以务农为业,但闲暇时节,皆与书为伴,发奋苦读。不说囊萤映雪,也是青灯黄卷。数十载晨昏朝暮,终不负磨铁之功,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他而今不惟诗词硕果累累,散曲、小说、杂文、新诗、戏剧等亦多有涉猎,且斩获颇丰,可谓遍地开花,前景喜人。但书山无尽,学海无涯,诚望炳龙百尺竿头,再上层楼。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