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近日,笔者在脱贫攻坚下乡走访中听群众谈起,现在帮扶政策确实让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个别扶贫干部对帮扶工作不诚不实,下乡入户走过场,是不折不扣的“漂汤油”干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群关系,阻碍了脱贫攻坚顺利收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评价脱贫成果的主考官。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要时刻心系群众,与群众交心,下基层走心,干工作用心,以群众的获得感评判脱贫攻坚的成效,用人民的幸福感检验全面小康的成色。 与群众交心,把群众当家人。脱贫攻坚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扶贫干部是政策传达的“最后一公里”。扶贫干部要多走村入户、多学习“土话”,多围拢火塘,用耐心、细心、责任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齐心协力脱贫奔小康。 下基层走心,了解所思所盼。脱贫攻坚不是纸上谈兵,进村入户不是作秀摆拍。扶贫干部要深入农村,走入田间地头,沾染“泥土味”,带着感情走近贫困群众,与贫困群众交朋友,了解贫困群众的真实想法,分析致穷的真正原因,深挖穷根对症下药。只有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真正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将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 扶贫不能靠花拳绣腿,必须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扶贫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历史担当、真抓工作落实,避免政策浮于表面,执行大打折扣;要精准扶贫,深入研究村情、民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村一品”为贫困村引进特色产业,“一户一方案”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发展路子,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当“阅卷人”,努力让贫穷落后地区真正富裕起来,才能帮助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