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02日 星期六
第02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2020年05月02日 星期六
李娜倮——
探寻民族文化里的致富密码

    夜幕降临,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老达保村的拉祜广场上,李娜倮和村民弹起吉他,围着篝火唱起欢快的《快乐拉祜》。

    老达保,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拉祜山寨,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这些都离不开能歌善舞的李娜倮的努力。

    1983年,李娜倮出生在老达保村,村里人喜欢弹吉他、唱歌、跳舞,这在李娜倮幼小的心里种下了热爱音乐的种子。13岁时,她学会了吉他弹唱,16岁时,她就会作词作曲,18岁时,她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快乐拉祜》,成为全村人人传唱的歌曲,这也让李娜倮一举成了方圆十里八村的明星。

    “应该调动更多村民行动起来,把拉祜文化唱给大山外的更多人听。”李娜倮行动起来,她带领村民创作歌曲,自己创作了《实在舍不得》等脍炙人口的歌曲30余首,全村群众自创的拉祜族民歌达300多首。

    歌声越唱越响亮,唱出了澜沧县、唱出了云南省,村民们有机会走出大山,站上了央视舞台,受邀到全国各地演出,开阔眼界的同时增加了收入。

    村子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李娜倮看到了商机,决心探寻蕴含在民族文化里的致富密码。她和村民商量谋划,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培育特色产业、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以特色村寨文化旅游推进扶贫开发,按照“保护文化-挖掘资源-打造品牌-构建产业-促进增收”的思路推进村庄发展。

    2013年6月,在李娜倮的组织下,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3个月后,村民亲手打造的原生歌舞“《快乐拉祜》——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演出项目正式与观众见面,好评如潮。

    公司成立至今,自编自创12个本土特色节目就地演出730余场次,接待游客11.6万余人次,演出收入384万元,群众分红25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819.6万元,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彻底改变了老达保村的面貌,村民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增加了收入。2019年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余元,9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曾经的“后进村”“贫困村”,如今成了富裕村、明星村。

    不懈的努力,让李娜倮收获了普洱市妇联巾帼脱贫形象大使、云南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脱贫攻坚奖、云岭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李娜倮正致力于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教授当地1年级至5年级学生学习芦笙舞、摆舞、吉他,传授拉祜文化。“我将致力于把拉祜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让民族文化绽放璀璨光芒,助力当地发展。”李娜倮说。

    本报记者 尹瑞峰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