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的成绩亮眼。在绿色能源的支撑下,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产业快速发展,省内用电量占比提升到52.3%,“绿色新动能”激发作用显现。 省政协委员、省能源局副局长童书玮说,自2017年起,能源产业连续三年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拉动全省GDP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十三五’以来,全省能源产业发展迈上战略新高度,电力发展优势突出,能源利用效能提高,能源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电力市场化交易占比居全国第一,能源产业跃升为我省第一支柱产业,为‘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2019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9500万千瓦,西电东送送电能力达到3440万千瓦;煤炭化解过剩产能3797万吨/年,煤矿数量减少至419处;石油、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5542公里,当年加工原油1087万吨,生产成品油927万吨,天然气消费量19亿立方米,昭通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积极进展。我省能源产业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绿色发展水平更加领先,有18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省政协委员、中国石化云南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杨惠明也认为,“云南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包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但不变的是它的底色——绿色,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近年来,中国石化云南石油分公司主动服务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牌”的战略部署,积极开拓汽车新能源市场,投入超过15亿元对深埋地下的单层油罐重新进行改造升级,不断发展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从输油管道、油罐,再到加油枪、油品,每一个环节都积极践行能源国企“绿色转身”、工业重地逐梦绿色发展的理念。她建议,尽快启动云南省绿色企业创建工作,提高云南省企业能效水平、环保水平,构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同时组成专家组研究完善绿色企业评价标准,为评选第一批绿色企业提供依据,不断完善绿色企业考评机制,加强绿色企业创建宣传。 本报记者 李承韩 浦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