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16日 星期六
第06版:特别报道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5月16日 星期六
即时跟评
呵护绿水青山 铸就金山银山

    谢 毅

    利济河从黑臭河变身景观河,鲁甸县今年广植1000万棵绿化树,昭通“苹果之城”呼之欲出,省耕公园绿意古韵乐煞市民。

    近年来的昭通,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人居环境都不断变美。

    立法,执法,检查,调研,问询,听审……在磅礴乌蒙的大山大水间,在关乎民生的民情民意中,昭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牢记使命、勠力同心,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不断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喜人,成果丰硕。

    “守住一片蓝天、绿化一方群山、护好一江清水、建设一座果城”,昭通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绿了山坡,清了河流,蓝了天空,美了城乡。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国家永续发展,关系民众民生福祉。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全面有效实施,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昭通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依法推动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值得称赞。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行动,也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好家园,使人民群众能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有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将不断提高。

    良好的生态,应该成为昭通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呵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生态昭通、美丽昭通、宜居昭通、魅力昭通未来可期。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