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5月25日 星期一
第01版:头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5月25日 星期一
保护民事权利 回应社会关切




    一章一节,规范着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一款一项,事关每个人“从摇篮到墓地”的切身利益……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其中不少“看点”引发代表热议。

    “民法典草案不仅是一部法律汇编,还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侯建军代表说,此次立法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堪称一部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其中,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自动续期、明确居住权、打击高利放贷、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等社会热点问题,草案均进行了回应,生动诠释了立法为民理念。

    张慧代表认为,此次在民法典草案中单独设立了“人格权编”,并突出保护个人名誉、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安全等重要权利,传递出非常强烈的价值导向。“体现立法更加重视保障‘人’的全方位权利,包括‘无形’的权利。”她说。

    代表们还注意到,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凸显的一些社会问题,此次民法典草案也作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修改调整。比如,进一步完善了监护制度,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有关方面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计划的,有关民事主体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等。

    “这部法典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做好普法工作特别重要。”刀晓勤、李树仙等代表呼吁,下一步要创新方式、注重实效,做好普法宣传相关工作,让这部与“万民”相关的法典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瞿姝宁 雷桐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