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13年前,来自八闽大地的高龙先生与创业伙伴黄礼云、翁其明,怀揣着“扶贫扶智、教育兴国”的初心和梦想,来到祥云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倾情创办了祥华中学。2016年,充满教育情怀的楚雄教育专家李平峰倾情加入,再办楚雄实验中学新校区。2018年,应巍山县委、县政府邀请,创办巍山祥华中学。2019年,3所学校组建祥华教育集团,开启了崭新的征程。13年来,祥华中学植根云岭大地,走过了创业发展的生动历程,陪伴着莘莘学子圆梦未来,见证了一个民办教育集团的涅槃和腾飞。历史谱华章,时代塑峥嵘。让我们一起走近祥华,去聆听一个民办教育集团的心声,发掘其背后的成长故事,破解其跳跃式发展的奥秘。 凤栖新巢 共赢未来 祥云是滇西地区的东大门,是滇中通往滇西的交通咽喉,全县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13年前,祥云虽然是滇西地区的人口大县、高考大县,但还不是高考强县。如何解决高中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进一步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祥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 2007年初,当祥云县委、县政府领导接待了怀揣梦想、充满激情的高龙团队时,双方一拍即合,迅速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祥云县在县城新区拿出108亩好地,低价提供给祥华中学建设校园,消息传来,全县各族人民对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一所全民营股份制完全中学充满了期待。同时,祥云县忍痛割爱,通过反复动员,让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祥云一中校长张克民担任祥华中学校长;从公办学校借调48名优秀教师,支持祥华中学办学;县财政对祥华中学招收的公费生,每生每年补助学校办学经费3000元。 现在,回想起创业时的激情岁月,高龙依然心潮澎湃:“没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没有祥华教育集团的今天。”当然,祥华中学也没有辜负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父老乡亲的期待,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2007年9月,祥华中学首届学子走进了校园,学校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招生,体现了让人惊叹的“祥华速度”。 无独有偶,在祥华中学通往创办教育集团的道路上,当地党委、政府都敞开胸怀,最大限度地为集团办学提供有力支持。在巍山县,县委、县政府将庙街镇新建中学老校区租借给祥华教育集团,并按照成本价,一期征地111亩、二期征地100亩,建设巍山祥华中学北桥校区;一期征地42亩、二期征地200亩,建设巍山祥华中学烟庄校区。在楚雄市,市委、市政府以征地成本价提供土地570亩,全力支持祥华教育集团建设楚雄实验中学新校区。 13年栉风沐雨,13载艰苦创业。祥华教育集团乘着教育改革的春风,以其特有的办学理念,探索实践了东西部“强强联手”的教育发展道路,彰显了民办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目前,旗下3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规划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在校学生已超过万人,其中,祥云祥华中学现有师生6000余人,巍山祥华中学两个校区现有在校生1500多人。楚雄实验中学在校学生2800多人,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经过10余年的精心耕耘,祥华教育集团已发展成为滇西地区的名校,云南民办教育的典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礼聘名师 引领成长 与沿海地区相比,滇西仍然处于欠发达地区,许多孩子,由于缺少优质教育的熏陶,在教育竞争中处于弱势,没有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高度。有鉴于此,祥华中学从创办之日起,坚持“聘名师、育优生”,千方百计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方位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胡群老师,安徽人,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云南一所民办学校工作。祥华教育集团求贤若渴,董事长高龙三顾茅庐,诚心邀请胡群到祥云祥华中学任教。经过多次接触,胡群被祥华的理念吸引,被高龙的诚意感动,终于下决心加盟祥华。高龙当即向县领导作了汇报,请县里出面协调,将胡群的妻子调到了祥云工作,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胡群不负重托,到祥华9年,从高中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主任、教务主任,一步一个脚印,全心投入工作,培养出了高考数学全州单科第一名三人次,许多学生在他的教育引导下,跨进了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大门。 说起自己取得的成绩,胡群微微一笑,谦虚的说:“是祥华这个平台成就了自己,是家长和学生的信任激励了我。”在祥华,除了一大批当地富有业绩和声望的本土教师以外,还有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大等“双一流”大学毕业的50多名“优学”教师,有来自全国名校的20多名骨干教师,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学校成功的基础。 张标健,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2014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到祥华工作5年后,走上了教务处副主任的管理岗位。莫明叶,201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在祥华执教3年,成长为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像张标健、莫明叶这样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在一二线城市求职,但他们却选择到滇西地区的县级民办中学执教。说起原委,年轻的莫老师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看重的是祥华这个成长的平台和干事创业的舞台。只要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就能够得到学校的肯定、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我们在这里很快乐,也很充实!” 教育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勇立教育改革的潮头。祥华教育集团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学生赢得未来”的初心,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培养教师队伍。10余年来,先后与江苏洋思中学、天津南开中学、江西临川一中、河北衡水二中等名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常年选派教师到名校跟班学习,盛情邀请名校的领导和专家到校指导,组建了“名师工作室”,让广大教师在先进的理念下熏陶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名师出高徒。2016年,祥云祥华中学理科考生熊健翔,以700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大理州实考分第一名,成为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县级中学毕业生第一次获得大理州高考第一名,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19年,文科考生自艺玮、张悦携手获得大理州文科第一名和第二名,以实考成绩居全省文科第17名和第24名,更是在当地传为佳话。近年来,祥华教育集团旗下的祥云祥华中学、楚雄实验中学共有22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有6位学子进入全省前50名,其中4位理科学子实考分突破云南省理科700分大关,进入全省理科前50名;两位学子进入文科全省前50名;数千名学子进入“985”“211”高校深造。 祥云祥华中学初中部办学13年,历年中考成绩在滇西7个州市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到2017年,中考校平均分居大理州第一名。2018年中考,580分以上7人,占全州22人的32%;570分以上56人,占全州180人中的31%;560分以上191人,占全州754人的25%;前200名学生平均分高达568分。2019年中考,应届班1007人,500分以上618人,占比61%,其中580分以上3人,占全州60%;570分以上23人,占全州40%;560分以上74人,占全州30%;前300名学生总平均分达552分。 祥华,以过硬的教育质量,赢得了过硬的口碑。 创新管理 激发活力 管理、教师、生源,构成了提升教育质量的3个重要因素。许多人认为,良好的生源能够造就良好的成绩;也有人认为,教师队伍是教育竞争的制胜法宝。祥华教育集团认为,三者之中,管理列在第一位,是学校成败的核心与关键,也是民办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生源固然重要,但只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老师功不可没,但如果没有管理的支撑,优秀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就发挥不出来,甚至还会产生无谓的内耗。只要不断地创新管理,把各种因素调配到最佳状态,教育的活力才会无穷无尽地迸发出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最大成长,教育质量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祥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十分重要。学校认为,只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每个老师都能够在专业上不断成长,成为社会敬重的名师。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考评每一位教师,考评结果自然也让大家心服口服。在同级同类班级中,如果自己的教育质量不如意,老师们只会自己查找原因,知耻后勇,通过努力迎头赶上。如果做出了业绩,就能够得到学校的肯定,人际关系简单而又轻松。有的老师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帮扶以后没有提高,学生和家长反映较大,学校就会果断调整。 作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解决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的问题,祥华教育集团创新管理,采用分层教学的办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各得其所。说起学生的成长进步,楚雄实验中学校长李平峰满是自豪:“我们通过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潜能,2019年,有42个中考情况不理想的孩子,通过努力上了一本线,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十分开心!”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真谛。在祥云祥华中学,学校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推进机制创新,探索实践小班教学模式。2013年开始,学校将高三年级的学生组成动态小班级,对他们进行学业、思想上的全面辅导。2014年高考,童永华、汪玥被北京大学录取,小班教学初显成效;2015年,洪浩丰获全州第二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小班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成熟,彰显出了极大活力。近年来,学校从高一年级有计划地开展小班教学,每个班级大约42名学生,配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9 名高考科目教师,从思想、学业、心理、情绪、健康等方面全方位引导,全身心投入,全过程管理,让每个优秀学生实现自身的最大发展。祥华中学小班教学模式自创办以来,累计12名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每年的高考一本率都名列前茅。 教育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祥华教育集团没有躺在昨天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而是不断自加压力,挑战自我,超越自我。2018年,祥云祥华中学诚挚礼聘衡水二中副校长李希重担任高中部校长,引入多名衡水二中学科带头人到校执教,并担任学科备课组长。李希重是一位专家型的校长,年富力强,理念前卫,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超强的敬业精神。他团结带领教职员工,将“衡水二中”高效教学模式与祥华实际相结合,2019年,祥云祥华中学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大理州8名学子考取清华、北大,祥华中学就占了5名。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祥华教育集团虽然学业成绩出众,但并不是一味地苦学苦读,学校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片面追求学生课业成绩的提高。祥云祥华中学自建校以来,中考成绩一直在全州领跑,办学业绩有口皆碑。祥华中学的学生是很刻苦的,但是他们也拥有丰富的校园生活。初一、初二年级每天都有计划地在开展社团活动,合唱团、电声乐队、相声社、机器人制作组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倡导“周末零作业”,要求任何老师不得布置周末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享受美好的假期,和父母多交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扶贫助学 责任担当 提起民办学校,人们往往联想到“贵族学校”“高收费学校”,让普通家庭的学生望而却步。其实,祥华中学从建校伊始,就推出了免费生、公费生政策,让很多品学兼优的农村学子不仅接受了优质教育,还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2013年夏天,祥云县米甸镇插朗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小喜(化名),正在为上高中的学费发愁。正在她无助的时候,祥华中学的董丽娟老师找上门来,向她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得知小喜的情况后,学校十分珍爱这一位品学兼优的山区孩子,免除了她高中三年的学杂费、住宿费,赠送了崭新的校服,每月补助生活费,让她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和成长。小喜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步行了20公里,将一双自己亲手做的绣花鞋送给董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后来,小喜以优异成绩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其实,小喜的故事,在祥华学校里已经重复了好多年。祥云祥华中学自建校以来,每年招收免费生、公费生200余人,累计招收2600多人;巍山祥华中学招收免费生、公费生400余人。两校相加,已有3000余名学生享受了各种帮扶,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累计投入帮扶和减免学费已经超过8000万元。 然而,一些成绩优异的农村孩子,虽然接到了全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却又为大学的学费发愁。学校董事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作了研究,从2010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开始,对成绩特别突出、考取全国名校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当年,4名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每个学生获得了6万元的奖励,按当时的物价水平,基本解决了4年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近年来,学校对考取北大、清华的优秀学子每人提供30万元创业基金,帮助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 祥华学校对农村孩子的帮扶,不仅仅体现在解决生活所需,更多的是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关爱。刘惠萍老师是祥云祥华中学的“元老”,建校伊始即在学校任教,长期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始终像母亲一样关爱着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周末,她时常把因为家远而留校的学生请到家中,领着他们一起做饭做菜,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愉快交流,潜移默化地给予思想引导。用洗衣机帮学生洗被子,带着学生到医院看急诊,背学生到教室等等,感人的画面随处可见,在祥华教育集团已经成为常态。至于课堂上的智慧火花,赛场上的欢声笑语,实验室的开心求索,晚会上的才艺展示,更是这些农村孩子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成为自信人生的力量源泉。 展望未来 美好可期 走过13年的创业历程,高龙和创业伙伴翁其明、黄礼云、李平锋内心充满了感慨,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祥华,从一个学校成长为教育集团,是强强联合、抱团发展的必然选择。集团各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可以共享,人才资源可以调剂,相互之间的合作、竞争,又能够促进彼此的共同进步。如今,在校生过万的祥华教育集团,无疑已经成为一艘民办中学的“航空母舰”,一张云岭大地上亮丽的教育名片。 实践证明,祥华教育集团走出了一条民办学校发展的成功道路。爱的教育、铁的纪律,聘名师、育优生,全心全意为学生赢得未来,东西部地区优质教育交流融合,这些理念的实践,探索完善了祥华模式,成就了祥华的今天。目前,祥云教育集团的学生来自云岭大地各州市,好多孩子千里迢迢来祥云求学,足见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求。祥华教育集团将适时在全省投资建设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实现就近接受更好教育的梦想。 蚕蛹化蝶,凤凰涅槃。通过十几年的艰辛求索,祥华教育集团闯出了一条东西部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为教育进步和扶贫帮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云岭大地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谱写了民办教育新的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