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云南松、三角梅、核桃树装扮的盘山公路,记者一行来到了高发村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映入眼帘的是民族团结标志碑,碑上黑白棕黄四种颜色的石头做成的“腰带”格外醒目,这象征着高发村四个世居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广场设有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电子商务、民族文化乡村记忆馆等。广场正对面的张家村民小组党员户屋顶飘扬着党旗,这个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是高发村第一支部的活动室。 “以前没有活动场所,大家开会、学习要到村委会或者小组长家里,既不方便也影响群众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发村第一党支部一直都没有活动场所,这是支部书记张智娟心里一直的牵挂。如今活动场所建到了家门口,每次召开会议、组织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 “有乡愁,是故乡;爱家庭,重家风;听党话、感党恩!”小孩们一边跳绳一边有节奏地念着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白族唱着彝族调,彝族讲着白族话,各民族文化在此和谐交融。“人心齐了,精气神更足了。以前收取卫生费要三番五次动员,现在群里通知一声,两天就交齐了。”民政协理员熊丽芝介绍。 高发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惠及罗家、张家、杨家、独家、熊家5个村民小组100多户人。高发村投资600多万元,建成9个综合性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已经不单是群众闲逛的去处,也是村里各民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政策宣传、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凝聚人心的“加油站”。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李惠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