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6月13日 星期六
第03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接续奋斗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6月13日 星期六
让边疆绿色明珠熠熠生辉


本报美编 李奕澄 制图


西盟生态养蜂


林下三七


粮食丰收


江城瑶族群众


绿色普洱

    复工复产复苏,普洱为经济重启注入“绿色”能量。

    近期,因疫情推迟的第五届云南咖啡生豆大赛在普洱市重启帷幕,来自全省各咖啡产区的精品咖啡再次吸引市场关注;普洱市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正式启动,带动普洱市茶产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全力推进以茶咖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重启复苏,绿色经济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民生根本的主要动能。

    普洱市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定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厚植绿色根基,传承绿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社会,打造绿色品牌,努力把普洱建设成为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

    绿色新政 搭建“四梁八柱”

    绿色发展,制度先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大胆先行先试,全力耕好绿色经济“试验田”。

    普洱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护是第一政绩”理念,特别注重用制度来保障和监督生态保护的落实落地,科学制定了一套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生态资源“核算、保护、转化”的实现路径,促进形成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以绿色政绩考核倒逼绿色经济发展,普洱市率先在全国实施绿色经济考评,落实生态文明考核“一办法、两体系”,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量化到干部考核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给干部戴上绿色发展的“紧箍咒”;在全省首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绿色检察”制度,提起全省首个生态公益诉讼案件。

    核算生态价值,摸清绿色家底。在全国率先开展了GEP核算和TEEB评估,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全国首家发布GEP核算成果;率先编制发布涉及绿色农业、交通、能源、建筑等31个重点产业和行业的绿色评价规范及技术标准;成功发行全国首支规模5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探索开展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行动。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构建起了普洱绿色发展的“四梁八柱”,绿色经济前景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发这片热土。普洱荣获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等称号。

    绿色崛起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普洱市倚象山茶旅半山酒店开门迎客,标志着普洱市瞄准旅游产业高端业态,深度融入全省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半山酒店”建设乘风启航,绿色普洱阔步迈向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

    产业结构变“新”、模式变“绿”、质量变“优”,普洱市以现代农业、生物药业、现代林产业、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全市绿色GDP比重超过九成。

    现代农业风生水起,普洱市重点抓好质量、标准、品牌建设,做好节肥、减药、增效工作,加快推进全域绿色有机化,加强标准研发并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加快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日常监管系统和质量认证体系,打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业效益。思茅区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生物药业快速成长,普洱市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大力发展林下有机三七、铁皮石斛、重楼、白芨、茯苓等生物药规模化种植和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大唐汉方”“淞茂医药”“丹洲制药”“联众生物”等龙头企业,打造民族药、新药和保健品等生物医药品牌。

    现代林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云景林纸“浆变纸”和建设百万吨产能、百亿元产值的景谷“双百”园区,促进林纸、林板、林化高端化发展,大幅提升林业附加值。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盘活森林土地资源,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520万亩,涉及农户近25万户,林下经济人均收入达3050元。

    旅游康养未来可期,普洱市坚定不移修好路、建酒店、办医院、办学校,加快百里普洱茶道、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补齐景点景区、五星级酒店、房车营地、宿营地等“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打造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今年,思茅区、西盟县成为首批“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绿色实践 做好“试验示范”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眼下,普洱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扣确保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确保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基本建成的四大目标任务,抓好培育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扩消费促外贸、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四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自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普洱市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探索,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普洱绿色经济从“试验”走向“示范”,取得了生态与发展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良好效益。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了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平台。

    今年以来,普洱市继续对标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补齐项目短板,建立完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重点项目评选办法,围绕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规划目标和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扶持表彰一批绿色产业重点试验示范项目,再谋划实施一批绿色试验示范项目,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基本建成。

    本报记者 沈浩 李汉勇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