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云芬) 6月30日,省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天气情况。今年入汛后,我省局地强降水突出,旱涝并存态势明显。气象专家提醒,主汛期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并存,区域性和单点性极端强降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省气候中心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李蒙介绍,我省自4月下旬陆续进入雨季,截至6月29日,滇中及以东、以南的91个气象站点(占全省73%)进入雨季。雨季开始时间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及5月下旬。全省进入雨季的时间是6月9日,较常年偏晚15天,为近20年第4晚。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天气气候呈现4个特点:一是降水偏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今年以来全省平均累计降水308.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1%。与常年同期相比,全省仅东部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多,其余大部地区较常年偏少20%以上,其中昆明、普洱局部偏少50%以上。时段分布上看,仅1月和4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均偏少。二是气温异常偏高,阶段性高温突出。今年以来全省平均气温16.9℃,较常年同期偏高0.9℃。时段分布上看,除4月以外其余各月平均气温均偏高,6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6℃。3月以来全省累计出现35℃以上高温580站次,较常年同期偏多1.1倍。三是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今年3至4月高温晴热引发气象干旱快速发展;4月下旬大范围低温阴雨一度缓解旱情;5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气象干旱再度发展;5月末出现局地极端强降雨,气象干旱等级明显降低;6月上旬高温少雨,气象干旱再度迅速发展,中旬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大部地区气象干旱得到明显缓解,但由于前期气象干旱持续偏重,随着下旬降水持续偏少,气象干旱进一步发展,截至6月30日,全省仍有92个站存在气象干旱,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北等地。四是旱涝并存态势明显。在降水总体偏少的背景下,局地强降水突发多发,5月下旬,文山、怒江强降水突出,引发较重的山洪地质灾害;6月13日至15日受低涡切变影响,我省自东向西出现强降雨过程,大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滇中及以南、滇西等大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多地出现暴雨洪涝灾害,旱涝并存的态势十分明显。6月全省出现大暴雨5站次,为常年同期的2.1倍。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朱莉提醒,6月30日至7月3日受低涡切变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将出现强降水过程,昭通北部、德宏北部、红河南部等地区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及地质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