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绝缘帽、眼罩护目镜、身穿屏蔽服、脚踏绝缘靴、手戴绝缘手套,在高海拔、高电压、强磁场、强电场的场景中对线路进行维修改造是云南电网带电作业分公司带电三班班长郑瑞东的日常工作。 带电作业是一个高危行业,郑瑞东要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在高压线路上进行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郑瑞东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设备医生”,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寒冬酷暑是带电作业的高峰时段,郑瑞东从不叫苦畏难,总是冲锋在前承担关键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凭借过硬的技能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几千次带电消缺任务。 郑瑞东和他的团队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成功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作业环境,不断扩大带电作业覆盖率,作业足迹遍布广州、深圳和云南的上百个县(区)、乡(镇),保障了“西电东送”及“云电送粤”大通道安全稳定。作为工作负责人和主操作电工,郑瑞东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110千伏普铜I、II回线是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电的唯一通道,供电可靠性尤为重要,郑瑞东参与的绝缘索桥跨越带电线路作业技术在该线路上成功应用,累计减少停电时间12小时,多供电量约277281千瓦时,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减少损失约9436万元。他参与的独龙江乡20千伏线路是云南唯一一条20千伏送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成功实施,保证了整个独龙江乡生产生活用电,并实现了国内20千伏线路高海拔地区带电作业“零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作为“郑瑞东劳模工作室”和“郑瑞东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郑瑞东共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篇,30余项成果获奖。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班组长,郑瑞东开辟了“传帮带”这个“主战场”,主动走上讲台传道解惑,为南方电网带电作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风声过耳,单调的电流声让郑瑞东更加专注,安全完成作业后,郑瑞东都会习惯性地深呼一口气。每当被问及为何选择这份工作,郑瑞东的回答总是:“万千灯火系于一身,苦点累点都值了。” 本报记者 李翕坚
|